接触过农事的杨峥一眼便能看出来,这片农田的麦子产量绝对不会低,即便没有唐清等人所说的1800斤,也至少能有1500斤以上。
而1500斤亩产……可以扭转改变各州缺粮的局面,可以让治下的子民彻底摆脱饥饿。
想到这里,杨峥不禁心潮澎湃,转身对唐清说道:“可以开始收割了吗?”
“可以了!”
回答完杨峥之后,唐清一声令下。
紧接着,早已等候在农田边上的农夫们立即行动起来,扛着农具进入到农田内收割起了麦子。
望着不断被放倒,而后被转移至岸边的麦秆,杨峥不禁来了些许兴趣,问唐清要了一把镰刀,挽起裤腿,走进农田里与农夫们一道割起了麦子。
见此,唐清等官员不由面面相觑,他们是万万没想到凉王会亲自下地收麦子的。
更重要的是,凉王都亲自去割麦子了,他们哪能就这样看着?
于是,唐清等官员纷纷取来农具,一起下到地里对麦子进行收割。
时间就在众人的忙碌中不断流逝,到了日落西山之时,杨峥这才从农田之中走出,捶了捶有些酸涩的腰部,感慨道:“唯有亲自下了地,才知晓农民的艰辛啊!”
便是贵为三品武者,体魄强壮的杨峥割了一天麦子都感觉身躯疲惫,可想而知普通农民的艰辛了。
“是啊!这农事可比读书难多了!”
“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啊!”
“今日亲自做了农活,才知晓农民有多么辛苦,我等应当更加善待农民才是!”
“……”
腰酸腿软,早已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唐清等人连忙点头表示认同,唯有亲自体验过农事,才能知晓农民的艰辛。
他们连一天的农活都难以坚持,而农民却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田里进行劳作,农民之苦,亲自体验过农活的他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诸位既知农民之苦,往后施政之时,也应当更加善待百姓才是,不可对百姓施以重税,更不可能多兴徭役,让百姓耽误农事。”
杨峥语重心长的说道,庸凉县是他的老家,所以他安排在庸凉县的官员都是自身信任之人。
而这些人,往后必然会升官,杨峥不希望他们在升官之后脱离百姓,做出伤害百姓的政策,更害怕他们会贪污,会腐败。
所以,杨峥必须要好好给这些人打一支预防针。
“凉王放心!我等皆出身寒微,绝不会忘了自己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