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喟叹道:“知朕者,颜卿也,朕内心与你也是一般想法。但王忠嗣立下灭国之功,如果不予封赏,又难以服众,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颜卿可有良策?”
颜真卿思忖片刻,低声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前段时间的‘王安之争’?”
“自然记得!”
李瑛右肘拄在桌案上捏着下巴,“当初朕为了安抚二人,各打五十大板和了稀泥。”
颜杲卿压低声音道:“陛下可以在这方面做些文章,让安守忠上书弹劾王忠嗣,然后借此小题大作,给王忠嗣的身上抹一些污点,那么到时候他的功劳就会打折扣,到那时不给他封王也就说的过去了。”
“颜卿言之有理!”
听了颜杲卿的话李瑛的心头霍然开朗,自己还是有些不够腹黑,因此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颜杲卿继续道:“龙泉府乃是渤海国都,宫中定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河北军破城之后少不了有人趁机劫掠、中饱私囊,在这方面做文章或许更加游刃有余。”
李瑛笑道:“或许用不了几天安守忠也会有奏折送到,等朕看看安守忠说什么再做决断不迟。”
颜杲卿又献言道:“臣以为,平定渤海国之后北方已经再无强敌,无论王忠嗣是否封王,不如修书将他与安守忠一同召回京师,免得此二人拥兵自重。”
“嗯……颜卿言之有理!”
李瑛再次颔首,“不过,王、安二将方立大功,朕便将他们调回京城,难免给其他将领留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印象。需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不能操之过急,免得引起二将的抵触心理。”
颜杲卿双眸转动,似乎在考虑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良久方道:“臣有一计,请陛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