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笑骂。
回到划柴坡,方源将二楞和虎子他们召集了起来。
“什么!”二楞从小马扎上跳了起来,“源哥,你要鸡毛鸭毛干什么?”
“你可别小看鸡毛鸭毛,在浙省有个叫做义务市(故意打错,规避风险,勿怪!)地方,那里的人可是靠着那些小小的鸡毛发起来了。”
“我就不信了!这鸡毛还能飞上天不成?”二楞说道。
方源笑笑说道:“那鸡毛还真的飞上天了。”
二楞虎子和东子这些人都是之前以前跟方源一起采蘑菇的人,方源对他们都很信任。
跟他们说了自己的要求后,几个人虽然对方源的做法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他们相信方源。
而且这些事可不是白干的,方源给他们收两块钱一斤,比蘑菇还贵呢。
关键是这个东西得跑。
这有两个方向可以去找货源,一是卖菜的集市,第二个就是到每个村子里去找货。
几个人一合计,每个人将这个县城里几个镇都分了一下,每个人负责几个镇。
任务很快就分摊出去。
紧接着村里的广播也开始喊上了。
“划柴坡常年收购鸡毛鸭毛鹅毛,主意是小绒毛,大毛不要,晒干后两块钱一斤收购!”
连续广播了好几天,方源在超市的门口也张贴了收购的广告。
一时间几乎全县的人都知道方源这里收毛了。
镇上的赠药也结束了,应果也回到工厂里,当起了他的厂长。
空闲下来的应桃主动请缨要求承担起收毛的任务。
经过大水泡过的田地现在都已经荒了下来,青山村提前进入到青黄不接的时节,现在整个青山村的地里几乎都种上了胡萝卜和青菜,这些种子都是方源分发下去的,都是经过方源灵气激发过的。
这天方源的一条广告再次发了出去,这年头人们都没有太多的广告意识,很多厂里或者作坊都还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梦里。
除了在电视上他们看到一些广告之外,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广告的重要性。
几乎和上次赠药的宣传一样,一条“10。5为民超市服装清仓大甩卖,现场抽奖得自行车。”的广告就像病毒一样传染这石门镇的各个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