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明和齐顺义点点头。
吕为宾继续说道:“现在大周,从国子监到县学府学,有多少读书人?”
“随着读书人增多,朝廷又可以给读书人提供多少官位?”
“这读书人做不了苦工,寒窗苦读数十载,结果一事无成,会是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让钱多明和齐顺义后背一凉。
吕为宾说道:“陛下之前就曾下令,让各府衙扩编人手。”
“可是这读书人愈发增多,衙门早晚是放不下的。”
钱多明点点头。
就拿现在的京都来说。
京都百万百姓,富庶的人家都会让子弟去认字。
这点从新邸报的销售量就能看出来。
订购新邸报的人家越来越多。
而从国子监到县学府学,全迎来了上学潮。
大周人是很好学的。
余杭地区,从前就有全家吃不饱供孩子念书的事情,现在百姓都能吃饱了,更愿意为孩子投资了。
对教育的这种积极性,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极难见的。
这样一来,读书人的人数必然增加。
而读书人多了,却没法成为官员,那么一定会引起动乱。
吕为宾说的不错,不用十年,大周现在的官吏位置,就不够分配读书人了。
但是这个与陛下最新的旨意有何关系?
吕为宾阐述了观点后,继续说道:
“这府衙是有限的,即便大周不断地扩张,可以衍生的新职位也是有限的。”
“所以陛下得给读书人谋新出路。”
“可以容纳更多读书人的新出路。”
这下子钱多明和齐顺义终于明白了。
开口说道:“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