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长卿也是来这里碰碰运气。
啃鸭骨的动作一顿,洛大嘴上下打量他一眼:真他娘太阳打西边出来,什么时候你也要发奋读书了
杜长卿没好气道:我什么时候说是我要看了我朋友看!
你还有这样上进的朋友
杜长卿怒道:到底有没有
洛大嘴把手上鸭油抹了抹,往书肆里头一指:都在那。
杜长卿走近洛大嘴指到的书架。
这书架不大,比起策论书目来少得出奇,稀稀拉拉甚至摆不满一排。
杜长卿拿起一本,医书看起来很旧,像是许久没被人翻阅,堆了层薄灰。
吹了口封皮上的灰,杜长卿问:怎么就这点
洛大嘴耸耸肩:城里好多医书都收在太医局书苑,流出的不多。这够齐全了。
梁朝医术医理,除了太医局的那些学生有专门的先生讲授医理,大多民间的大夫,全靠一代一代老医者亲自教授相传经验,这也是如今平民中那些医术超群的神医大夫,多是白发苍苍耄耋老者的原因。
经验总要时日累积。
普通大夫没有太医局先生们九科悉心教授总结好的医理,全靠师父和自己慢慢摸索。一本好医籍是很珍贵的,很难流传到市面上。
雅斋书肆这书架上的几本医理,其实也只是一些基本医理,算不得多精妙。
杜长卿皱眉看了半晌,终是无奈,只得把书架上仅剩几本医籍全都揽下,往桌柜上一拍:多少银子
洛大嘴扫了一眼:给二两吧。
二两杜长卿一蹦三尺高:你怎么不去抢!
嫌贵别买。洛大嘴拿起书,慢条斯理往书柜上一本一本回放,读书人的东西,哪有便宜货
杜长卿见状,一把夺回对方手中医籍,一面从怀里掏出个碎银子扔桌上,骂道:谁说我不买了就这么几本破书卖二两,你心肠忒黑,不行,你得送本少爷点搭头!
洛大嘴面露鄙夷。
杜长卿软磨硬泡。
终是耐不住杜长卿在书肆里跟前跟后影响生意,无奈之下,洛大嘴起身走到屋里,从角落堆在一起的杂书里翻翻找找,找出一叠蓬乱卷册。
杜长卿狐疑:这是什么
你不是要搭头吗洛大嘴把卷册往杜长卿怀里一按,连同方才的医籍一起,边把杜长卿往门外推,这是‘盛京太医局春试历年卷题精解’。有了这个,你今年春试势必独占鳌头!
真的杜长卿尤不信,谁写的你是不是糊弄本少爷
门外积雪深深,洛大嘴站在书肆门前,冲他挤眉弄眼一笑:是啊。
紧接着,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杜长卿:……晦气!
……
盛京的雪在西街积了半尺,便要阻拦过路人的马车。在豪门贵邸,就成了锦上添花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