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上课,骆老师:“还有几个星期就是元旦节了,班长还有文艺委员,你们有没有选好什么节目到台上表演”?
班长:“我们选好了,上一次在对诗当中,杨枝不是要表演《汉宫秋》吗?所以我就准备让他上去,也是为了,了他一个心愿”。
杨枝:“不是,我什么时侯说过要演了”。
韩迁:有,你有说过,你别怕,你不记得的事,自会有人帮你记得的。
杨枝:“谢谢你好心人,有你记得,我就够了,此生再也不缺什么了”。
韩迁:不客气,你们的事迹由我代你写。
杨枝:“太感谢了,太客气了,有你在,百年之后,又有人谁会不认识我这个无名小卒呢”?
骆老师:“好了,安静点,班长就一个吗”?
班长:“没有,还有张凤怡她们的《古风表演》”。
骆老师点点头道:“古风表演,听起来就很了不起,凤怡你们练的怎么样了”。
张凤怡站起来回答道:“我感觉我们练的差不多了,可以在台上大放光彩了,夺下第一”。
骆老师:“不是老师说你,话可别说的太记,你们在好好练,还有很久呢,我等着你们的精彩表演,还有你杨枝,老师相信你,你可以的”。
杨枝:“好的老师”。话说的虽然是好的,但内心巴不得,将那班长给碎尸万段,活吞了。现在看向他的眼神都是带着恶毒的,都不跟他商量,就说出来难怪惹的众怒。
杨批:“好弟弟好福气”。
杨枝听了怒了回怼道:“这福气给你要不要”。这句话,直接把他哥给壹住话也说不出来了。
铃铃一一铃,骆老师:“下课吧”。韩迁一听到骆老师说下课之后,就连忙的走到杨枝那里去,不是,你真要表演呀,你会演吗?
杨枝丧气的回道:“不知道,但我可以试试,人生不都是从尝试中,寻找适合自已的吗”?
韩迁抿抿唇:你加油,实在不行,我可以帮你。
一听韩迁这话杨枝双眼放光道:“真的”。
韩迁笑道:假的,你跟你哥在一起演不就行了。
杨枝嫌弃的看了看杨批道:“跟他,你别闹了”。
韩迁:不行呀。说着看向杨批。
杨批:“别在拿这种眼神看了,我帮你们就行了”。
杨枝一听这话激动的站起来道:“谢谢哥”。
杨批冷笑道:“要哥的时侯哥哥叫,不要用哥的时侯,要哥命”。
杨枝:“在说什么呢,一家人怎么可以说这种话”。
韩迁:要上课了,我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