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厨的黄金年代》

第215章 丫丫的逆袭(三)(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一名好的导演,就可以做到所有事情,就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么?

显然不可能。

人们提起大哥,提起洪胖子都是一连串的称赞,然而谁能想到,如果不是其背后各自有着一个专业化的团队,他们的事业,绝对要大打一个折扣。

而工作室的性质,也就意味着它不可能去养很多“闲人”。

虽然整个中国每天有着许多戏份开拍,但不是所有幕后人员都能够找到活的!

跑单帮,也就是娱乐圈幕后人员通常的窘境。

与入职公司相比,跑单帮有着完全的自由度。

然而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

首先,入职公司之后,幕后人员的自由基本上会很少,虽然不见得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但是一年之中都处于忙碌过程中,当然,这一点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薪酬稳而久,甚至如果公司给力一些,甚至片酬丝毫不下于跑单帮。

其次入职公司的幕后人员,有了基本的保障,并且也变相拥有了靠山。

要知道,在娱乐圈,人们只见到了那些明星的光鲜靓丽,可是谁能看到,这背后有着无数幕后人员的心血?

而往往幕后人员经常面临着各种危险和困境时,因为是跑单帮的,背后没有任何靠山的结果,就是吃了大亏。

这种情况,尤其是千禧年前后,港台明星北上捞金的时候,最为明显。

毕竟那个年代的中国,病态崇拜港台明星,否则,也不会有着后来“四旦双冰”的崛起。

而公司的保障,也就意味着幕后人员有了一个安全的保证。

商谈很愉快,最终,方思逸以三年实习期每年二十万,转正之后,只要剧本能够成功立项,就可以得到公司每年不低于三百万资金的支持的条件,签下了侣皓吉吉。

至于三百万,只是方思逸考虑到会出现那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剧本时,无法推脱,也不好答应的情况下,做出的调整。

三百万说实话很少,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如同《夜店》那般便宜,也不是所有影视剧的成本都在三百万以下的。

而且方思逸还知道,虽然具体数值不知道,但是在年之后的市场上,已经很难再见到万以下投资的作品了。

电视剧更是一部都没有!

或者换句话说,任何人在一开始投身这个行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从电影做起的。

因为电影的成本低,拍摄周期也可以尽量压缩,而电视剧不行。

受限于中国先拍后播的制度,虽然这种制度很先进,但实际上对于电视剧的门槛也就有了限制。

比如《京城爱情故事》。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