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公务员》

第147章 意想不到的约会(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只不过,这盐政新制,臣以为,还需要商榷一二。

若是人人都可做卖盐的生意,普通百姓又那里可以争得过那些有钱的商贾

若是此政一出,百姓们争相去卖盐,不再耕种良田了。

岂不是有损粮食之产量

更多的百姓们弃田从商,试问,农夫减少了,而人却未曾减少,那些还在种田的农夫又能够种出来多少的粮食

一旦粮食养不了大唐全天下的百姓,那些从商的农夫,手中就算是有钱,却发现自己买不起粮食,是不是依然会饿死

其二,这些普通百姓就算是卖盐,他们没有什么钱,又如何参与其中

是不是要他们卖了手中的田,然后拿钱买了盐,可他们那点儿钱,又能够买多少盐

买了盐之后,他们若是定价高了,又何以卖出去

商贾们有钱也有人,他们的手中的盐,可以卖一个低价,也能赚钱。

普通百姓又该怎么办

这不是让百姓们卖了手中的田,去当一个商贾,却发现,挣得了钱,也买不起粮食,养活不了一家人。

此制,颇有一些南辕北辙之意。

李世民听完,也觉得有道理。

直接在盐政新制上面做了修改。

不可能人人都去从商的,就是这炒茶手艺出来之后,也是有过规定,茶农是茶农,不可轻易更改。

可以放弃茶农身份,去种粮食,但是不能毁了良田去种茶树。

大唐需要保持农田的耕种面积,也需要保证粮食的产量是递增的,而不是在减少。

一旦减少,很容易就出现粮荒,要是大面积粮荒了,那他这个李唐的江山也就不稳了。

所以,在这个还是男耕女织,还是小农为主的时代。

根本就不可能人人从商。

这也是防止土地兼并的手段。

商讨之后。

也就定下来了盐政新制。

商号可以申请盐引,有了盐引,可以去海边挖建盐田。

不过。

这些盐田也都是属于大唐朝廷的地产。

也就是租地。

把一些适合晒盐的地方,租出去。

商贾们租下来之后,可以在那里建立盐场,自己晒盐,晒出来的海盐,可以自行售卖。

在盐田还没有建立起来,以及晒盐的存量并没有体现出来之前,自然是不能直接官方定价。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