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瑀连忙回道:陛下,臣以为,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赏赐什么,对于陈平安来说,都是恩赐。
有人眼前一亮。
哟呵,萧时文的这一句话,实在是太有道理啊。
学到了,学到了。
李世民就知道萧瑀会说一些漂亮话,说了就等于是没说一样。
又看向了高士廉。
高士廉如今还在兼任将作监主官,这一次,纸张能够造出来,其实,他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陈平安在将作监,就相当于是一个高级顾问、顶级工程师,不负责将作监的日常管理,只是负责技术支持。
像是将作监的保密工作,还有将作监的奖惩制度,还有将作监的招新等,那都是高士廉在负责。
所以,陈平安改良造纸术有功,说起来,他其实也连带着有一些功劳。
再加上,高士廉和陈平安共事过一段时间,知道陈平安有着赤子之心,为人也比较谦恭随和,从来没有恃才傲物,也没有自持身份,区别对待其他人。
这样的一位少年郎,相处起来,也是十分舒服的。
陛下,新纸之功,功在千秋,仅仅是凭借此功,陈平安之名,必定流芳百世。
东汉龙亭侯蔡伦改良造纸术,因此而被人称之为纸圣。然,蔡侯纸也只不过是于造纸术上锦上添花,让纸张可以书写,却弊端太多。
今日,陈平安所献上来的新纸,质地柔软却又坚韧,纸面光滑,易于书写。
这等改良,比之龙亭侯蔡伦更有着深远影响,臣以为,若是这等纸张造价若能再简单一些,产量若是再提高一些,必定能够让大唐弃简用纸。
这等功绩,虽不是于战场之上,立下赫赫战功,却也已经是一纸可抵万军!
以功论赏,当加爵为县公,以示皇恩浩荡!
古有子贡赎人,今有陈平安一技封公。此后,必定还会有云从者,趋之若鹜,发明创造,改良技术,求得君恩赏赐!
高士廉最后还用了一个典故,子贡赎人,意思就是说,陈平安造出新纸,得了陛下您的赏赐,世人得知,必定也会学着陈平安,努力发明创造,从而得到陛下的赏赐。
说不定,还会有人和陈平安一样,真的能够发明创造出来一些利国利民之物。
这乃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既能够赏赐了陈平安,以示皇恩浩荡,收拢陈平安,也能够告知于天下,陛下有功必赏,乃是明主,更可以让世人学习陈平安发明创造之能,求得陛下封官加爵。
高士廉还记得,陈平安请求皇帝下令,告知于天下,改良纺织机。
最后,还真的有人改良了纺织机,得到了万钱赏赐。
那一天,高士廉也在场。
还是有一些感触,知晓什么叫做术业有专攻,人外有人了。
陈平安也并非是全能,也有他不会的手艺。
李世民听完高士廉的建言,点了点头,还算是满意,又看向了房玄龄、杜如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