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百川被问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说道,“……没有,我们马上就要见到了。”
“切~~”
一行人在晚上来到F射线实验组。
之所以选择晚上到来,一个是因为王浩对廖建国说的内容很感兴趣,第二就是黑夜可以进行F射线实验。
常规的F射线释放实验,都是在晚上进行的。
等到了实验基地以后,他们参观了‘最古老’的叠加力场设备,以叠加力场制造强湮灭力薄层,再利用螺旋磁场的挤压特性,就可以释放出F射线。
刘云利带着一行人参观,也不断讲解F射线的释放情况。
一行人不断地感叹、惊呼。
他们没有想到竟然有如此尖端的技术,甚至感觉连想象都想象不到。
之前谈起新型的点火技术,学者们都认为是通过对强湮灭力场位置的调整来做到激发点火核聚变反应。
结果……
竟然是释放?
这就感觉像是打一发激光射线一样。
刘云利只是做简单的讲解,让一行人对点火过程有个了解,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技术、数据。
汪百川经历过点火氘氘反应实验,心里的感触就更大了。
看着其他人惊讶的样子,他不由得意的想到,“这样就惊讶了?不就是释放强湮灭力场?我早就想到了!”
“这还不只是释放出来,而且释放的距离很远很远,最低也有几十公里。”
“你们还想着点火技术……实际上,点火核聚变就只是附带作用,它就是个超级武器啊!”
另一边。
王浩正在查看实验数据和分析数据。
他大致的浏览了一遍,发现确实没什么问题,廖建国的结论是正确的,换句话说,内部检测数据传输确实出现了‘延迟问题’,延迟还不是电路、设备的问题,单纯就是一种物理现象。
这是廖建国的想法。
廖建国和实验组的其他人,显然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根本无法在其他方面找到问题。
所以他就对王浩说道,“王院士,也许不是误差导致的,而单纯是一种物理现象?”
这一句话让王浩确定下来。
“物理现象……”
“超前?”
王浩确定了‘物理现象’的结论,但还是想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就决定回一趟西海大学,和其他人讨论一下,看是否能有什么灵感收获。
他找来了保罗菲尔-琼斯。
“保罗,我们的实验发现了一个问题:检测超前。”王浩对问题做了个简单介绍。
保罗菲尔-琼斯的反应和王浩最初是一样的,而且他要比王浩固执的多,“会不会是设备问题?电路问题?又或者是数据收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