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田桂林的第七工作组感兴趣,其他人也都感兴趣。
实验评审组对于西京交通大学团队能快速完成分析很好奇,找薛文卓问了一下才知道他们是利用了一个分析程序。
高能所的张益方院士,听说王浩回到了基地立刻找了过来。
张益方是谱仪探测项目的总负责人,也是实验评审组的负责人。
他找到王浩以后就说起了程序分析问道,“我已经知道了,你设计的那个程序很厉害,直接能对粒子特性进行分析。”
“其实我们也研究过,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粒子特性分析,但一直没有进展,你能说说是怎么做到的吗?我真的很好奇啊!”
旁边还有几个人听着。
王浩也不在意的解释道,“我一开始就觉得这个分析工作很繁杂,有许多都能够用计算机方法解决。”
“有一些涉及到了方程求解,也可以用模湖计算的方法解决。”
“其实最大的难点还是在整体分析上,我利用了一些自己的算法手段,大家可能有听说过,我研究过一种新的算法,名字叫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这个方法可以……”
王浩连续解释了一大堆,旁边人倒是听着点头,却没有一个能完全听懂。
他们中也有数学家,但对于计算机算法并不精通,而精通计算机算法的又不精通数学。
不过他们还是用心记下来了,以他们的水平来说,只要回去研究一下,就应该能够明白过来。
张益方来找王浩并不单纯只是为了粒子特性分析的程序,他想让王浩在工作会议上,做一个相关的报告。
然后,他带着王浩参观了数据中心。
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基地是有数据中心的,只不过一般只对于内部人士,以及相关研究合作方开放。
高校派出的团队想进入数据中心,必须要打申请才可以,也没有人特别去申请进去看,那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
张益芳一路也跟王浩讲解了他们的工作。
从一个专门从事谱仪探测的物理院士口中,就能够对正负电子对撞、普仪探测项目研究,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普仪探测研究最大的成果,就是研究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能够同时测量正-负科西超子的衰变,希望以此能够发现超子衰变的‘cp破坏’,简单理解,就是衰变镜像不对称,制造出正粒子的问题。
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正-负科西超子衰变的‘cp破坏’,即便是检验了大量的正-负科西超子衰变,也依旧没有发现‘CP破坏’的直接证据。
“现在的问题是,只能一直做实验,不断的做检验。”
张益方说道,“我们的测量手段已经世界领先,但问题在于我们制造的超子数量并不多,阿迈瑞肯的费米实验室,有叫‘HyperCP’的实验,产出的超子比我们多上一千倍,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污染度低,但想要有发现,超子的数量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分析方法也很重要,我们不仅要精确的测量,也需要更精湛的分析手段,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王教授,如果你对于普仪探测有兴趣,也可以参与进来,查看相关的实验数据,做一下相关的研究。”
“这种研究确实很需要非常优秀的数据分析专家……”
王浩有点明白张益方热情的原因了。
粒子特性分析程序确实能够提高实验分析最初的工作效率,但实际上,应用上还是有限的,而且也能够利用人工替代,重要性并没有想象的高。
张益方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对于正-负科西超子衰变的数据分析工作中。通过大量衰变数据,找到证明出现‘CP破坏’的有力证据,就是谱仪探测项目的工作目标。
王浩问道,“这个项目要怎么参与?不会是过来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