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七姜落言温如初踏神界逆九州废物七小姐权倾天下》

第239章 一个比一个沉默(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同样是作为下宗,骸骨滩披麻宗在北俱芦洲的立足,同样历经坎坷,不得不数次更换选址,一路南迁到一洲最南端,最后还是靠着与鬼蜮谷京观城的对峙厮杀,才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虽说这一切,都在披麻宗上宗的算计之中,其实一开始就是奔着壁画城神女图而去。但是披麻宗先前几次驻足的风雨飘摇,北俱芦洲修士的待客之道,确实让披麻宗老一辈修士苦不堪言。

这就像许多世族豪阀出身的官宦子弟,在地方为官,一样会百般不顺,明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阻力重重,处处穿小鞋,当年骊珠洞天历史上的首任县令吴鸢,作为国师弟子,豪阀女婿,还不是被福禄街和桃叶巷的那些大姓家族联手排挤得灰头土脸,换成寻常毫无靠山的寒族官员,说不定反而不至于如此难堪。这里边涉及到太多的人情世故和宦海风波,涉及到十大族四大姓与大骊宋氏的掰手腕,所以又比如吴鸢饱受排挤,升迁缓慢,最终黯然离开,平调远去旧朱荧王朝中岳山脚担任郡守,而之后的袁正定和曹耕心,两位上柱国姓氏子弟,在龙州的仕途反而就要顺畅许多,这就又是官场上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裴钱神采奕奕,反正师父说什么就是什么。

只要师父在自己身边,她就不用担心犯错,不用担心出拳的对错,不用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师父在,她就会很安心,天不怕地不怕。

裴钱下意识就要伸出手,去攥住师父的袖子。只是裴钱立即停下手,缩回手。

陈平安问道:咱们落魄山,如果假设没有任何一位上五境修士,单凭在大骊宋氏朝廷,以及山崖、观湖两大书院记载的功德,够不够破格升为宗门

崔东山有些犹豫。

陈平安补充一句,而且我们俩,不计算在内。

若是无法一剑打开天幕,去往剑法,朱敛这个老厨子收取小厨子程朝露,厨艺也教,拳法也教,掌律长命收取纳兰玉牒作为嫡传,米裕传授何辜剑术,隋右边收取姚小妍为开山大弟子,于斜回跟随崔嵬去往拜剑台练剑,将白玄丢给曹晴朗,再将贺乡亭丢给夫子种秋,总而言之,这拨孩子,最好不要年纪太小,却辈分太高,一到落魄山就成为先生你这位山主嫡传,他们应该以霁色峰祖师堂三代弟子的谱牒身份,在山上修行。

陈平安听过之后,点头说道:暂定如此,具体成不成,也要看双方是否投缘,拜师收徒一事,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崔东山大为佩服,先生高见。

得知裴钱收了个尚未真正记名的开山大弟子,陈平安笑问道:教拳好教吗

裴钱有些羞赧,小阿瞒大概比我当年学拳抄书,要稍稍用心些。

崔东山竖起大拇指,只说大师姐这份自知之明,让旁人着实难以匹敌!

裴钱笑了笑,等着,大白鹅是少数几个账簿不止一本能写完的,跟陈灵均差不多,如今那家伙,都敢扬言家乡除外,放眼整个北岳地界,没谁能一拳撂倒他了。只是想到这里,裴钱有些神色黯然,龙泉剑宗不知为何搬出了龙州地界,去了大骊京畿北边。

到了云笈峰那座位置隐蔽的姜氏私宅,崔东山打开山水禁制,三人过门而入,陈平安发现原来别有洞天,与自己那一处掩映竹海中的住处,还不是一个地方。

白玄几个正在蹲地上,对着一座小山翻翻捡捡,帮着纳兰玉牒掌眼挑选砚石。

崔东山一现身,白玄立即小跑过来,东山老哥,大半夜的,小弟等你好等,赶紧竹椅躺着去,千万别累着了。

屋檐下有两张竹编长椅,是崔东山先前无聊,为先生和自己准备的,其余几张小竹椅小竹凳,则是程朝露姚小妍几个帮忙打造的,手工粗糙,惨不忍睹。

崔东山大袖一挥,去去去,都睡觉去。

纳兰玉牒蹲在原地,不情不愿,这些名砚石材,可难分出好坏,可难可难,瞧得我们眼睛都发酸了。

裴钱笑道:回头我帮你分出个三六九等。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