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红途》

第367章 玩忽职守(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南曾拜读文举公高作,公曾言: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私欲发尔。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楚南一脸敬佩的看着孔融:每每思及于此,实振聋发聩,有豁然开朗之感。

孔融看向楚南,想说什么,楚南却笑道:且不论其他缘由,但就以公之言论而言,亲生父子都无亲,那丁原、董卓,与吕将军何干

孔融面色一僵,楚南继续问道:而且孔丘只是公之先祖,以公之论述,早已与文举公无丝毫关系,但方才在下言公乃先哲之后,公为何一副自傲表情公因何而傲

你孔融被楚南用自己说过的话来怼自己,一时间竟哑口无言,是啊,在他这套理论下,父子都不算亲,更何况吕布和丁原董卓的关系了,而且在这套理论中,他确实和自己先祖没啥关系。

往常也不是没人拿着个说事,但最多背地里说说,这么当面直接说出来的,楚南是里面挑刺儿他可不想做第二个孔融。

也好,德行暂且不论,在下便与诸公论一论功!楚南看向群臣,最后肃容对众人微微一礼道:敢问诸公,御敌于边塞,保边境百姓不受胡虏之祸,可为功否

当初陛下初登天子之位,十八路诸侯联手来犯,欲逼陛下退位,温侯以一己之力力挫十八路诸侯,可为功否

方才所言,国贼董卓欺凌陛下,温侯杀之可为功否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好像是功,但是不是少了什么神特么十八路诸侯欲逼陛下退位,这么说确实也有那么几分道理,毕竟要诸侯当初如果打进洛阳后该干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但方今天下诸侯,多少都有参与过当初那次联盟,其中最主要的就三个,袁绍、袁术、曹操,你这么一说,不是说曹操是反贼

群臣中,不少人小心的偷看了曹操一眼,却见曹操面色也有不悦,这楚南分明就是在恶心人吗。

但大将军之位早已封于本初,使君这般来要,置本初公于何处董承依稀明白了楚南的想法,出列道。

然若无此位,温侯在徐州便是名不正,言不顺,时日一久,荆州民变四起,诸公何忍而且国不可一日无君,州亦不可一日无长,如今天下乱象横生,若无人统御,如何定徐州乾坤秩序望陛下深思。楚南躬身道

便是要治理,也未必便需大将军之位。伏完笑道。

自然也有,但温侯数次上表,却被驳回,温侯以为朝廷对徐州已有打算,是以不敢再争,然徐州牧却迟迟不能赴任,也因此,温侯方才派下官前来,言明徐州形势,望陛下明鉴。楚南对着刘协一礼道。

陛下,若以吕布之功绩,出任徐州牧也未尝不可,不知陛下以为董承对着刘协躬身道。

罢了。刘协摆摆手,这次却没有看曹操眼色,而是直接对着楚南道:朕便再下一道诏书,命吕布为徐州牧,卿将徐州牧印绶一并带回,让吕将军好生治理!

正想说什么的曹操抬头,看向刘协,又看了看楚南和董承,这便是董承的计划,让刘协直接答应,不给曹操反应时间,反正这事儿,天子已经定下,满朝文武面前,曹操如果驳斥,那就会惹怒吕布,彻底跟吕布撕破了脸面,吕布屯在小沛的人马,说不定明天就会出现在许昌城下,不驳斥,就是默认了此事。

陛下圣明!楚南目光迎向曹操,咧嘴一笑,随后对着刘协一礼。

曹操微微沉默片刻后,没在动,这两难之局不难破,但需要时日,这楚南大智慧没有,小聪明倒是不少。

若无其他事情,便退朝吧。刘协示意楚南免礼之后,起身道。

恭送陛下!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