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省得。”
李二的意思是,你就是个吉祥物,说明皇家对客人的重视,具体的招待谈判啥的,有副使负责。
李厥刚走,畅清进来禀道:“陛下,百骑司报,清河崔家、范阳卢氏、太原王氏的族长,都启程来了京城,不日便可到达。”
李二双眼微眯,随即轻哼一声道:“稍有苗头他们便不蹋实了,密切关注,对了,秦王那里,减少外出,便是外出也要加强防卫。”
“喏。”
……
李厥第二日就看到了副使的名字,李世绩和王玄策。
王玄策他并不知晓,但是给他的名单上有履历,原来是刚从天竺回来,不知他有没有碰到玄奘呢?
虽出身将门,但现在是真正的文官编制。
出使天竺回来,破格被封为朝散大夫、从六品的卫尉寺丞。
卫尉寺可以理解成负责看管点验武器库的,虽说是与军方打交道,但却是实打实的文官。
李世绩便不用说了,大唐军方牛人一个,勋贵一员,获封英国公。
而这次来朝见的使团也很有意思,居然有三个,高句丽、新罗还有倭国,三个国家像是商量好的,居然一起来了。
第二日,两个副使集体来了东宫,显然这次与以往其他国家来朝见不同,所以两位副使非常重视,先要来碰个头,统一一下思想。
李二虽然召见了两位,也说了李厥只是挂个名,但毕竟是正使,且李世绩可不会真把李厥当成孩子来看,出于尊重,还是要主动来请示的,
王玄策很简单,他纯粹只是想看看李厥长啥样。
明德殿中,李世绩将这次三方来的目的简明的说了。
李厥这才明白,敢情高句丽和新罗这次是来打嘴炮的。
因为此刻,高句丽还在进攻新罗,已破两城,新罗视大唐为天朝上国,自然想着求援,但高句丽呢,虽一直在防备着大唐出兵,但也怕大唐此时真的出兵,
所以同样派了使臣过来呈情。
至于倭国,这次遣使的目的还真的不是很清楚。
现今的大唐与前几年又有了变化,早几年李二还比较热衷于万邦来贺啥的,但自被誉为天可汗之后,可能也觉得没啥意思了,所以并不像之前那么热忱。
整个贞观年间,大唐对外来人口进入和本国人口出国的管制都是很松的。
既不担心本国人口出国外滞留不归,毕竟放眼世界,再没有比长安更繁华的城市了,这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也不怕外国人进来喧宾夺主,胡子稍不老实,都不需要官府和军队出面,百姓都有能力教他们怎么做个人。
这就是源于每个大唐百姓融到骨子里的自信,深信大唐便是世界上最富饶、最有文化的地方。
有点像李厥记忆中某个国际性大都市人的意思,不过现在的大唐可不崇洋媚外,胡子等外国人,在他们眼中不可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哪怕有些胡人、大食人在长安赚得盆满钵满,但依旧被人瞧不起。
“大王,后日他们来后,先是朝见陛下,过后才是我们与他们的正式相谈,臣的意思是,
先接见新罗使节好生安抚,再与高句丽相议,勒令他们不可再进攻新罗,以言语威胁大唐要出兵。”李世绩先把方针确定下来。
李厥不解道:“我们要征讨高句丽,现在不应该麻木他们吗,怎么还明火执仗的喊打喊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