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思考了一下,皱紧眉头说:“明年藩王们会进京述职,特别是燕王那一边,我们要多加小心,老四这个人不简单,把北平经营得固若金汤,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咱外甥孙的大麻烦!”
“太子那时因为顾念兄长之情,不愿对老四动手,现在倒好,这老四将来说不定会是我家外甥孙的最大威胁!”
蓝玉的眼光确实非常精准。
当年朱标还在世时,他就多次劝告朱标削弱朱棣的权力。
凭借着朱元璋对朱标的宠爱,那个时候是对燕王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
遗憾的是,朱标并未听取蓝玉的建议。
如今留下这一堆烂摊子,无疑是给朱怀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北平城作为北方的重要城市,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几乎可以与应天府相提并论。
朱棣这个人既有能力又有野心,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还真的难以预料。
蓝玉对此深感忧虑。
一大清早,解缙给朱怀送来了有关交趾民生状况的记录本。
朱怀请解缙留下来共进早餐,并约定晚上再邀请铁铉一起碰个头详谈。
待解缙离开后,朱怀捧着交趾民生簿走进书房。
冬日温暖的阳光斜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
朱怀翻开簿子,仔细地阅读起来。
簿子上记载如下:
人口数量:四十万户,共计一百三十三万人。
住房总数:四十万间。
可供耕种的土地:一百二十万公顷。
医疗资源极其短缺,几乎没有什么医生,教育条件也非常艰苦,大约每万人中才能享受到一处教育资源。
每年能够产出的稻麦粮食总量:一千万石。
商业活动:几乎不存在。
这就是交趾布政司的基本现状,各方面都非常贫困。
唯一还算过得去的就是粮食产量,但即便这一千万石粮食,按照每石十来计算能交给大明的赋税,也不过区区一百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