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望着孔讷和黄子澄,二人在文坛皆已声名赫赫,而未来若皇太孙即位,治理国家必然离不开文人辅佐。
尤其是孔讷,身为孔门宗首。
于是,刘三吾决定借此机会将朱怀引荐给孔讷和黄子澄。
黄子澄虽与朱允炆关系亲近,然让皇太孙结识一下他也并无不利之处。
“要不这样,今晚老夫在乌衣巷酒楼设宴,邀请各位先生及翰林院的学士们一同前来,届时老夫为你引介一番?”
孔讷与黄子澄对视一眼,双双含笑点头:“刘先生此提议甚妙。”
“确实应当如此。”
“老夫也渴望亲睹这位博学多才的新秀风采。”
刘三吾点头称是:“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
“一言为定!”
孔讷与黄子澄一致同意。
告别孔讷和黄子澄之后,刘三吾思索片刻,径直前往朱怀府邸。
午后阳光温暖宜人。
朱怀手捧一本《资治通鉴》,悠然自得地躺在庭院摇椅上阅读。
过去他对读史并不热衷。
然而在这个古老而单调的时代,娱乐方式匮乏,唯有读书消磨时光。
不知不觉间,他愈发沉迷于《资治通鉴》和《史记》的世界。
“公子,刘先生来访。”
马三保上前禀报。
朱怀应声道:“嗯,请刘先生进来。”
不久,刘三吾步入庭院之内。
朱怀早早就起身,随手将《资治通鉴》置于石桌上。
“刘先生。”
朱怀一如既往地以谦逊的态度拱手行礼,他始终视刘三吾为真正的文人,不同于孔讷那种类型的明代士大夫!
刘三吾笑容可掬:“好,不必客气。”
“先生此次寻我有何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