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171章朱雀大街击鼓入道(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李衍眨了眨眼,低声道:“若到时有人耍手段,定不让咱们空手而回…”

嘭!嘭!嘭!

说话间,城门口已是炮响三通。

“准备起轿!”

最靠近城门的队伍,当即高喊。

能打头阵的,自然不一般。

那是来自临潼的队伍。

他们由关中道上一批术士组建,共同争夺名额,耗费的力气也不少,神楼也就比万掌柜的稍小一些,同样请了专门抬神轿的队伍。

虽说定了抬神楼,但毕竟还是鼓王大会,少不了鼓乐壮威争雄。

他们的鼓乐,乃是鼓手将社鼓、社锣用“背弓”架挂于胸前,另有一名马锣手指挥敲击,且每人背后都竖着旌旗。

此为“十面锣鼓”,相传由楚汉灞上争雄时,韩信布疑兵阵演变而来。

刚进入朱雀大街,锣鼓声便轰然响起。

即便隔着城墙,也能听到里面山呼海啸喧哗声,另有鞭炮齐鸣,以壮声势…

随后动身的,是渭旗锣鼓。

他们的鼓乐队伍人数更多,有一百五十多人,不仅鼓的种类多,大、中、小鼓、手鼓皆全,还有大镲、小镲,大锣、小锣等乐器。

节奏欢快强劲,场面热闹,甚至有舞者挥舞彩绸大纛,与鼓队变化穿梭,模仿两军对垒。

这个鼓乐,同样源远流长,俗称“威风锣鼓”,古称“击鼓刺秦”。

看似都是鼓,但背后的意义不同。

每个鼓乐流传至今,都有一段辉煌历史。

比如第三支,来自咸阳的牛拉鼓,鼓声巨大,需得老牛才能拉动,硕大鼓槌击下,好似雷声轰鸣。

这“牛拉鼓”的年头,甚至要追述到先秦。

随后的队伍,也各有千秋。

岐山转鼓,可追溯到西周,周公晚年制礼作乐,为古周祭祀行军之用…

渭南洪拳鼓,击鼓动作,融会小洪拳架式…

安塞腰鼓,因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他们以鼓报警,以鼓助威,以鼓告急,亦以鼓为乐…

其他州的鼓队,同样源远流长,气势不凡。

比如来自晋州的队伍,他们术士身后有大商号资助,根本不缺钱,场面弄得极其重大。

他们玩的是尉村跑鼓车。

尉村是名将尉迟敬德封邑,又称“鄂公堡”,十辆战车分五列而行,车轮滚滚,巨鼓轰鸣,既激情豪放、又尽显彪悍野性…

齐鲁队伍,是长勺鼓乐,因“长勺之战”而起,自曹刿论战之后,历代传延…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