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曰先天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代表天地从无到有的过程。
至此,建楼的条件才形成。天下间所有法门,这个阶段基本相似。
但接下来,便会出现分水岭。
有些法脉的功法,观想破观小庙,虽容易成型,也足够存神栖身,但庙小住不了大佛…
有些功法,观想亭台宫阙,奢华豪气,宛如天上神居,但却毫无根基,走不了多远……
而《罗酆经》,则首先要观想罗酆山。
“罗酆者,下元正北有海,莫测无边、中有一山,上参碧落,下入黄泉,黑郁之气盘结,是谓北都罗酆…”
经文不断在李衍脑中回荡,周围渐生变化。
黑色先天阴煞之气最先引来,流入存神下方,不断凝聚,化作黑色河水。
到达极限时,正中生变,由虚化实,一截黑色山脉缓缓升起,出现在存神脚下。
随后,白色先天罡气引入,在存神周围汇聚,不断变化,聚散离合,最终形成神殿。
神殿古朴,恢宏雄壮,存神居于其中。
不知又过了多久,一切渐渐稳定。
暗室不再生风,引魂灯也不再闪烁。
李衍缓缓睁开双眼,松了口气的同时,难掩心中激动。
北都罗酆山,上有夜光阙,下列九府官。阴阳生死育,殃注停其间。
这阴阳相合的第一重楼,
终于建成!
随后的日子,便是不断修行。
罗酆山越高,根基越稳,甚至下方阴煞之气还可化作冥海,诞生六大魔王,成为他护身法将,远比什么兵马强横的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建成第一层楼观,不仅今后存神有了守护,不会轻易消散,《北帝经》上一些术法也能修行。
世间法门,皆无万全之法。
如果说太玄正教以各种庞大的醮坛科仪为主,那么《北帝经》,就多是攻伐之术。
抱朴登山术、千金护身咒,皆来源于先秦,李衍判断,也是从《北帝经》中流传而出。
其原本真正的名字,叫北帝登山术和北帝护身咒。
这两种护身术,人人可用。
但其他术法,却唯有修炼《罗酆经》之人,方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