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

709 楚起的推断(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国家的疆域是大,绵延三千里,可就算成片成块,也是人口稀少,不得不跟戎狄混居。

甚至有些官吏,直接就是戎狄出身,足见其人才稀缺度。

这样的国家,在“楚起”看来,有三四代明君,说不定还有希望。

其中只要有一代雄主,倒也不是不可以借用猃狁、长狄、鄋瞒、齐国、晋国、卫国等等的边缘地带,扩张其生存空间。

燕国现在的太子申,“楚起”认可他的才能,但才能和施展的舞台,完全不匹配。

燕国太小了,也太弱了,跟戎狄互殴或许还行,跟诸侯中的霸主过招,除非霸主级大国自己脑残,然后自取灭亡,燕国才会胜出的机会。

在太子申还是燕国公子的时候,他通过破坏“吴晋互王”,搅动了天下大势,最后有没有在其中推波助澜,其实也已经不重要。

结果就是天下纷纷扰扰,燕国成了几年来为数不多的“安乐乡”。

地方是偏僻了一些,可是太平。

生活条件是艰苦了一些,可是太平。

资源的确是匮乏了一下,可是太平。

国民也的确是剽悍了一些,可是太平。

太平,就是这年头最大的优势。

然而这种优势,很快就要没有。

“楚起”观察过太子申的操作,其性格隐忍强悍,行事狠辣果决,算得上雄主资质,可惜太过急于求成。

太子申完全没有考虑过,当大国都缓过来之后,会如何对待燕国。

一场惩罚性战争,是绝对少不了的。

而到了那个地步,燕国能放过太子申?

说不定燕国君臣,就得借他人头一用。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太子申必须从“少君”,变成“君”。

因为只有这样,燕国内部,才不会有人借他人头一用。

可惜燕侯还活着,他不死,太子怎么上位?

所以“楚起”断定,太子申,必定会弑父上位,只是形式手段,会有区别。

而这个弑父过程,就会创造机会,创造外人刺杀太子申的机会!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