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

412 凉凉(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自己的小老婆要生了,怎么可能不担心。

“分身乏术啊。”

感慨一声,李解便道,“两年之内,重点经营江北。江阴邑人多眼杂屁事多,不是久留之地。”

在这个时代,李解并没有“故土”的概念。

老婆在哪儿,哪儿就是家,就这么简单。

美旦对他是无条件支持的,李解说要搬家,她根本不会反对,对原先“白沙村”的眷恋,大概也就只有剩下忆苦思甜。

从茅草屋搬进“大榭”,当然是“大榭”住着爽啦。

城邑盖起来之后,当然是亭台楼阁住起来比“大榭”更爽啊。

这都不用想的。

“首李,姑苏各家派人拜访过我,询问首李传授兵法于四方之事。”

“对,有这回事儿。怎么,他们也想来学?”

“分两派。”

商无忌看着李解,正色道,“五湖大族,如虞氏,希望首李不要传授兵法于列国;畿外豪门,如贾氏,则是询问授学名额之数。”

“虞氏在想屁吃呢。”

这年头的东南世族,从陈国为起始点,往东南方向,平行于大别山,大多都是舜帝时期的遗族。

尤其是吴越两国,五湖和浙江一带,凡是大夫之家,往往吹牛逼就是舜帝之后或者舜帝辅佐。

就这个根脚,傲慢也是正常的,也就是李专员实在是跟开挂一样不好搞,这才让他们忍着愤怒,好好地跟李解交流。

毕竟,沙包一样大的拳头,是挺有说服力的。

“那……何时筑台开馆?”

老板为什么要搞上等兵法大派送,商无忌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

没有人才用,以前靠抢,靠买,现在不一样了,实力上来了,档次上来了,当然可以靠骗啦。

不但要骗得轻松,还要骗得优雅。

被骗的倒霉蛋,还兴高采烈地掏钱打白工。

“秋收之后。”

之所以安排在秋收之后,一是粮食够多,摆出来挺能唬人的,外地人到了淮中本地一看,嚯,有钱,靠谱,好单位有实力。

立刻就给人产生一种国际大公司的错觉,当然李专员寻思着自己确实是国际大公司的股东,也不算吹牛逼。

二是李专员还要等铁器产量上来,大量的农具、工具、甲具这么一摆,这还用想吗?底子雄厚,大型集团啊。

而且还是那种产业多样不单一的大型集团,前途一片光明。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