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吴晋会盟,晋公子小雀过境入徐之后,郑国发兵攻许。原本君上欲往晋国求援,奈何晋国国内纷纷,无暇理会小小许国。有心面楚,然则蔡国从中破坏……”
“蔡国?”
“正是。”
“蔡国……”沙东念叨了一会儿,顿时大笑,“哈哈哈哈哈,诸君,正可谓喜从天上来也!”
“这……沙君何故嘲讽我许人处境?”
“我非嘲讽许人,乃是讥笑蔡人不知死活不知仁义,诸君既在逼阳,已见义士烈烈,今有冤枉,不若告知于天下。天下义士,必成助力!”
“这……”
一群许人抱着陶制茶杯,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懵懂的则是偷偷地多喝了两口茶。反正他们也发现了,茶稍微喝完一点,旁边的警卫员就会过来倒茶。
服务挺好的。
要说高兴,沙东当然应该高兴,老大李解已经决定搞蔡国,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加上劳师远征,不仅仅是后勤上的压力,士兵作战时候的“正确”,也是尤为重要。
当远征成了不义之战,那么哪怕是霸主征讨小国,需要的成本也会成倍增长,打到最后,胜可能会胜,但收益却会非常非常的低。
而远征有了一个正义的口号、理由,这就能成为大多数士兵的内心坚持。
师出有名的重要性,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一旦士兵觉得自己参加的战争,高投入之后不但没有回报,只是平白地流血牺牲,那么就会强烈地自我怀疑。
这是得不偿失的短视行为。
“诸君何不将许国遭遇,书写成册?”
言罢,沙东连忙拿出几本空白本子,递交到了几个许国人手中,然后循循善诱道,“诸君将心中愤懑写出来,我再前往上将军处汇报,‘舍生取义,前赴后继’!”
“当……当真?!”
“当真!”
许国人这次过来找沙东,也就是那么一试,成不成其实没抱多大希望。
毕竟许国地处中原,属于中原的“中原”,当年周天子强大的时候,列国诸侯朝贡,尤其是东南方的诸侯,都要先行在许国停留。
略作休整,调整心态,准备妥当,以最好的精神面貌,等待周天子的召见。
也因此,当年许国和曹国一样,都是属于发达的经济中心。
曹国是因为大国贸易和地理环境优越,许国则是跟大国贸易无关,纯粹就是政治活动带来的经济收益。
其中一项重要收入,就是给列国在许国地盘上的“朝宿之邑”,提供相当不错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