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

第一百七十五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想当初,商无忌用“问鼎”“华盖”来看好李解的未来,就是看到了其中的不同。

从才能上来说,商无忌能力超绝,是运奄氏中最顶级的英才。

但是,英才也好,天才也罢,有才能不代表就能成为领袖。商无忌有自知之明,行事素来讲究“知己知彼”,认清自己的能力不在带着家族奋勇向前,那么商无忌就果断地寻找值得将家族拖着往前走的领袖人物。

李解在适合的时间出现在适合的地点,白沙村离延陵如此之近,商无忌的当机立断,到现在为止,都是极其完美的一场操作。

而商无忌自立门户之后,阴乡商氏的声势,显然超过了延陵商氏,至于什么“运奄氏”,彻底被商无忌抛在了脑后。

只从阴乡商氏掌握的土地规模来看,商无忌本家和妹妹商小妹二人,就掌握了接近二十万亩的土地,这些土地分布在大江两岸,大部分都是沼泽、荒地。

随着江阴邑的大发展,这些土地的不断开发,逐渐就展现出了价值。

哪怕亩产只有一百斤或者八十斤,这也足够支撑阴乡商氏成为“正宗”。

商氏正宗在阴乡,而不是在延陵,这个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因为延陵商氏没可能从江阴邑获得更多的土地,他们的上限就在这里,但是李解却正如商无忌看到的那样,有无限可能。

吞并雉邑、鹿邑并非是名义上的,但事实上就是被李解掌控。

江北的广大地区,别人可能没办法开发出来,但对于李解和江阴邑而言,短期内创造几万亩博友产出的稻田,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鳄人小队长以上的精英,都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出了惊人的能量。

以沙东为例,他有着丰富的测绘经验,那么在江北丈量土地规划沟渠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沟渠开挖之后,引水却因为地势差而失败的状况。

从阳口大埝,依托邗沟、雉水,以及大大小小的泽陂,整个江北地区的土地固然还是贫瘠的,相较江南还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大农场的规划之下,用少量劳力,就达成了原本需要几十倍上百倍人力才能达成的耕地作业。

围绕江阴邑的各色大农场,不但有成熟的耕牛驯养,还有新式农具的培训使用,农奴们的工作愿望哪怕再低,总的效率衍生出来的总的产出,都比这个时代单纯的小农要强得多。

而这种开发,又是相当稳固的,江阴邑也好,“百沙”也罢,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乃至社会地位,江阴邑李解是他们唯一的渠道。

当然,也可以通过出卖李解来达成愿望,只是成本极其高昂不说,出卖对象几乎没有。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李解明面上最大的靠山就是吴王勾陈自己。

同时在技术分配上,江阴邑几乎掌控了所有“高精尖”,比如火药生产,大量的球磨机以及优质磨盘,其实都在白沙村附近。

培训鳄人、勇夫的机构,又全部设置在了白沙村,加上“高产田”原本就在白沙村,整个江阴邑要进行任何一种作业,都绕不开江阴邑的核心。

江北各大农场开荒,在江南的火药抵达之前,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去操作,板结的土地上浇水,等到水土混合让土地松软之后,再开始挖掘。

大部分时候只能挖掘很浅的一层表层,因为板结的土地下方,还有更加坚硬的土壤层。

即便有失心疯的野心家铁了心要跟李解分道扬镳,发动大量人力来开挖土地改造土地,但土地初步改造之后,如何让土地产生肥力,又是一个大难题。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