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逆子,开局气疯诸葛亮》

第2章(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嗯……”

简单的一番话,让诸葛亮的内心,掀起波澜。

不得不说,李牧所言,可谓字字如针。扎在此时自己的心头,让他痛彻心扉。

是啊,十年北伐,自己的***掏空了国家。

国中群臣,往往只看战报。甚至不通军略的腐儒,永远都觉得战场用兵,精彩的谋略才是最重要的。

殊不知,战争拼得不单单是兵力,更拼得是后勤补给。

魏国势大,天下十三州,坐拥其九。反观蜀汉,仅仅不过一州之地而已。

人口税收,根本不能和魏国同日而语。

然而想要打仗,兵源、粮饷以及各种损耗、支出,哪个不是靠人口和税收说了算的。

对此,诸葛亮深表无奈。

遥想往昔,自从先主托孤白帝城,自己执政已有十数载。除了治理蜀中,自己基本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准备北伐的路上。

前线战事艰难,然而后方,百姓也受连年战争的拖累。

对此,诸葛亮的心里,再清楚不过。

但凡军中一个士兵,基本就要靠后方至少三个百姓来养。这对于区区只有几十万人口的蜀汉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后方人民疾苦,不言而喻。

诸葛亮甚至听说,自己前线的军费,更多都要感谢蜀中的女子。

是她们不辞劳苦,一针一线。靠着蜀锦的出口,养活了军中至少三成以上的士兵。

“是啊,百姓苦啊……”

“而我北伐十年,却无尺寸之功。是我愧对了国家,愧对了蜀中承担着繁重赋税的黎民百姓……”

想到这里,诸葛亮心中自责,眼眶湿润。

李福、杨仪,想要上前安抚,却被诸葛亮伸手制止。此时,他和蔼的目光,再度落到李牧身上。

曾几何时,复兴汉室的豪言壮语,此时已经彻底不在。

相反,诸葛亮甚至有些自我怀疑了。

“汉兴,我且问你。以你之见,我苦心十年,多次北伐。为了复兴汉室的大业,到底对是不对?”

“这……”

李牧沉默。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