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在?”
郁离边走边问。
“老朱、老彭都在。”
闻言,郁离也不意外,这三人当日一起去青石村找她,可见他们的交情挺好的,会一起过来也正常。
两人调头朝知味楼走去。
知味楼和福来酒楼在县城并列,因为两家酒楼主打的菜系不一样,虽然存在竞争,平时常有不同偏好口味的食客登门,是以双方的生意都差不多,算是打了个平手。
宣怀卿会选择去福来酒楼请客,是因张复和包大厨认识。
葛衙役他们选择知味楼,则是因为他们和知味楼的掌柜认识。
两人来到知味楼,被一名店小二殷勤地迎进去。
知味楼的对面是一家卖果脯的铺子,宣怀卿和屠老大刚从店里出来,正好看到郁离和一个衙役进入知味楼。
看到这一幕,宣怀卿有些震惊,“难道郁姑娘刚才没吃饱?”
看到郁离和人进另一家酒楼,他能想到的便是这个。
只能说,刚才郁离的食量让他大为惊叹,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后来又听屠老大说了下,意识到郁离的食量有多大。
果然,这些能人异士身上确实有些异于常人之处。
这能吃也算是异于常人的一点吧?
屠老大微微眯起眼,说道:“应该不是,是那衙役有事找她。”
要不然,这时候离娘应该已经回村子,不会在县城滞留,她的行事素来简单,一般不会乱跑。
“找她?”
宣怀卿想到什么,问道,“刚才的衙役,是中秋那晚和郁姑娘一起去青崖山剿匪的那个?”
他能认出郁离的身影,是因为她的气质非常独特,只要见过就能认出来。
那衙役背对着自己,他没认出来。
屠老大点头,“应该是他。”
宣怀卿皱起眉头,还是有些介意自己请客却让郁离没吃饱,决定跟过去看看。
怕郁离尴尬,他也没直接追过去叫人,而是在路上磨蹭了下,决定等会儿假装路过去瞧瞧。
他想了想,问屠老大:“屠叔,我是不是应该给她送些银子?不行,此等行为太过粗鄙,哪有给恩人直接送钱的?”
十岁之前,他是在京城长大的,养在祖母和母亲身边,宣家的两位主母都是典型的大家主母,待人接物十分周全。
他多少也受到祖母和母亲的一些影响,知道送礼不能送得这么直白。
屠老大道:“她不会收的。”
他对郁离的为人多少有些了解,知道她极有原则,不喜欢不劳而获。
她从来未将救了宣少爷一事放在心上,对他的报恩可有可无,给她介绍剿匪对她来说,已经算是报恩,其他的东西没必要,更不用无缘无故收宣怀卿的钱。
宣怀卿也知道这点,不禁叹气,“屠叔,我是真想帮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