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送了大丫一串糖葫芦。
…
吴春花带着闺女和离归家。
村里传了个遍,说她拎着菜刀差点把孙大郎砍了,孙家容不下她,连她生的闺女都不要,连娘带娃一起给赶出了家门。
村长担心她影响了村里名声,耽误适龄男女婚嫁,隔三差五登门催促,让吴家人给她找门二婚亲。
“一直待在娘家也不是个事儿,赶紧给春花找户好人家嫁了!”
吴婆子犯愁之际,村里的阎大郎上门来提亲了。
父子俩身上挂满了东西,肉,酒、布、米面、点心,银子……
谁家提亲还带儿子啊?
不对,他要娶的哪里是二婚妇,青头大姑娘都不定给这么些聘礼!
汉子寡言,半晌憋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只郑重承诺:“我会对你们母女俩好,春花,你,你嫁给我吧。”
吴春花图他家屋子多,能容下她家大丫,于是点头嫁了。
…
婚后,阎大郎放下扁担,子承父业去跑镖了。
南来北往,倒腾货物两手赚,出去一趟回来荷包鼓囊囊。
买了田,买了房,钱匣子里年年都有剩余。
大丫头精心养着,长大后身子抽了条,越长越水灵。
小儿子埋头苦读,先考童生,后考秀才,捷报连连传。
他们家从村里搬到了镇上,又搬去了县里,日子越过越红火,看得村里人两眼发热,后悔到狂捶胸口。
“阎大郎这么有本事,早年干啥想不开去当货郎,白白浪费光阴!”
“还能为啥?你就看他当年往哪个村跑最勤。”
吴春花那会儿还没和离呢,他阎大郎就惦记上了!
谁说二婚不好?瞧人家日子过得,这二婚那可太好了!
第195章·第19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