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种地老把式,田地里的活儿也能搭把手!”
“是啊是啊。”
“婶子们,嫂子们,我稀罕和你们相处,心里更知晓你们为人。”马大娘快要抵挡不住她们的热情。
啥话都摊开说,未来会少很多麻烦,彼此之间相处也更容易交心。
气氛十分活络,妇人们紧紧攥着马大娘的手,其实内心是慌的,一路走来,眼瞅着人家有落脚地了,他们还没个去处,这会儿知道他们两口子愿意带上他们,那心登时就七上八下悬得很,生怕被落下,好话不要钱的往外冒,甚至还有婆子凑到板车旁给朱来财阿娘翻身擦后背的汗,浸久了,就容易生褥疮。
王氏在一旁瞅着大家伙一窝蜂围着朱家人热情讨好,心头颇为感慨,活着真难呐!
为了活着,脸面算什么?要是有人说给我磕一个头就给一个馒头,这群人能把额头磕烂,磕破,磕出骨头,磕死自个。
朱来财两口子就是那根能救命的稻草,可不得死死拽住?
“来,说正题的,咱得对好口风!”朱来财拍了拍手掌,把话题扭转回来,“咱自己人把事情商量妥了,那就要琢磨回头咋和别人说了,半路结识不成,村里人指定不放心。”
马大娘笑着接茬:“说起来,我们一家其实也是外人,若不是我妹子嫁到柳河村,算是半个自己人,人家不定能乐意我们去村里落脚。我和大壮的意思,你们就扮作我婆家那头的人,本想说族人,这般更亲近一些,但这姓氏对不上,日后不小心喊岔了,被人听见反而不好。”
“到时就说我们是一个村的,祖上沾亲带故,知根知底,老家旱了活不下去,这才结伴往外逃。”自然,他们也不会再
说是县城乱了才逃的,这些话自家人私下说说就成。
“成,成,这样说成!(buduxs)?()”
“↑()↑『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赵大山也觉得这个说法不错,相处了一个月,吃喝拉睡都在一起,彼此都能喊出名儿,乍一看,和一个村的没啥区别。
“我和我爹都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姊妹,我爷那辈倒是有一个兄弟,既是一个村的,我家没点亲戚不成,老兄,你们村有没有姓朱的?我先认个干亲,回头我就把那家当隔房兄弟处,口头上也有个可以喊的。”朱来财寻思做戏要做全套,莫要把人当傻子,人老成精,事若能成,指定全村人都盯着他们这群外人呢,可不能露出马脚来让人逮住,会连累二娘他们两口子。
“有有有。”李大河连忙指向朱氏,“翠莲就姓朱,你老兄家的大儿媳,虽然娘家不是咱村的,但现在和一个村也没啥区别,她爹娘兄弟都在,就是平日里咱喊大桩二桩那俩汉子。”
说着,猛地一拍大腿,回过神来:“哎哟,你媳妇喊你大壮!这可赶巧了,大壮大桩,听着就跟亲兄弟似的!”
朱家兄弟性子寡言,一路只晓得埋头赶路,让干啥干啥,一日中难得有几回张嘴,不是在咬饼子就是在喝水。这不,整日抬头不见低头见,他和朱来财愣是没搭过话,村里人也没大声叫过他,朱来财也才知道还有这么个人。
朱家人被拎了出来,一窝子老实人,只晓得搓手,认干亲啥的,大家伙说认,那就认。
当然,其实不认也成,骗人的事儿,不是非要坐实,管好自己嘴就行。
但这其中有朱来财的小九九,他们家肯定是融入不进柳河村的,二娘两口子也不可能留在乡下,旭哥儿还在府城念书呢,哪儿能离开爹娘?既然如此,那当然是自己人越多越好,抱团过日子嘛。
冷着处是处,热着处也是处,那他和晚霞村一众人当然是关系越亲近越好,尤其一听赵朱两家还是亲家,那更没二话,当即就伸手揽上了朱大桩的肩,张嘴就是兄弟。
“这就是缘分呐!”他哈哈大笑,“咱俩天生就该当兄弟!”
朱大桩挠头憨笑,问了他的年岁,知晓比他年长几岁,也老实喊了声:“大哥。”
又偏头看向马大娘,喊了声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