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温度没降多少,都离火堆有点远,男女老少或坐或趟,拿着蒲扇和草帽有一下没一下扇着风。
他们来的较晚,但人数众多,靠近大道的位置原本稀落落歇着好几拨人,看见他们,一个个忙起身推着板车担着箩筐便往前走,脚步匆匆,像是生怕被他们驱赶。
无数双眼睛从四面八方投来,赵老汉当没瞧见,觉得这地儿还成,既然有人主动让,那他就要了,于是大手一挥道:“原地休息!”
停驴卸车厢,放板车,拾掇背篓箩筐自有一番忙活。
周围全是生人,连最调皮的娃子都老实下来,紧紧跟在爹娘身边,帮着铺席子,拾柴点火。
等彻底安顿下来,天已彻底黑沉,蝉鸣声声,蛙声阵阵,不知名的叫声响彻河滩四周。
晚霞村的人围成一个圈坐着,沉默地啃窝头,渴了也不敢掏出水喝,他们用余光盯着别人,别人也在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
赵小宝紧紧挨着娘,眼睛好奇地望着四周,歇在他们不远处有一伙人,女孩们瘦得不成样子,大人们吃一个窝头,男娃们吃半个,女娃只有一半的一半。
有个小姑娘在看她,她捧着比她手还小的窝头一口一口啃着,两口就吃完了,然后一直盯着她。
眼睛绿油油的,一直吞咽喉咙,一张黑漆漆的小脸看不清五官,正一个劲儿伸舌头舔嘴皮上渗出的血珠子。
赵小宝有些害怕,往娘怀里缩了缩:“娘。”
“乖,娘在,天色不早了,小宝该睡觉了。”王氏伸手抱起闺女,让她背对着那头,手有一搭没也一搭拍着她的后背轻哄着。
她抬头淡淡地看了眼那个小姑娘,直到她转身挤到人堆里,小小的身影藏到大人身后再看不见,她才移开目光。
那伙人不少,大致一瞧和他们差不多,不知是一个村的,还是路上结伴同行,除了领头几个汉子瞧着精神头还成,其余人都是一副蔫哒哒的样子。
胆子小的都躲了,他们没挪步,显然也是仗着人多不怕麻烦。
除了他们,四周还有大大小小不少队伍,驴车牛车骡车,甚至马车,四处都是。
板车就更别说了,满满当当挤着停放,所有人都看得紧,没敢挪一下眼睛。
守夜的人增加了五个,不止汉子,还挑了妇人。如今不但得盯着板车家当,还得盯着娃子,逃荒逃到后头粮食没了就开始抢别人的粮,这还是有本事的人,没本事的不想被饿死就窝窝囊囊把手伸向了别人家的孩子。
在这世道,人命是最不值钱的。
这一路,他们的粮食消耗了不少,别人也差不多,要是运气再差些,老家地里绝收,逃荒出来走到这一步的只有狠人,不得不防。
“日后都这么安排,男女都守夜,多安排几个人。”赵老汉低声说,“新平县人少,邬陵山人少,外头就不一样了,越靠近河泊,难民越多,大家伙都把精神头提起来,咱都走到这一步了,万不可半路上栽跟头,咋都要安生走到丰川府。”
丰川府就是一根萝卜,一根名为希望的萝卜,一直在前头吊着他们坚持下来。
走到丰川府就好了,丰川府一定有水,那里不旱,能活。
“大根,我们都听你的。”赵山坳点头,其余几个村老也点头,路上难民越来越多,他们瞧着心头打鼓得厉害,这得旱成啥样啊,四面八方都是逃难的人。
还听不懂对方说啥,光盯着他们一行人,叽里呱啦的,一句都听不懂。
166·第1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