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走近就听了场热闹,走近更是不得了。
大道两旁停满了马车,一辆马车前站着一个带刀护卫,小厮跑前跑后取水取果,丫鬟打扇洗帕擦手洗脸,拉帘子,放夜壶,老爷少爷还罢,三急一来,寻个无人地背过身揭开腰带就能放水,夫人小姐就不成了,天热还能忍受,大小解是无论如何都不愿就地解决,非要和在家里一样,用夜壶,用便盆。
富贵人家讲究多,不像乡下人,小的随便蹲,大的挖个坑再蹲,完事儿用棍子一擦完事儿,至于干不干净的,谁家不是这样整?瞎讲究啥!
丫鬟婆子做惯了这些腌臜事儿,原本也没觉得啥,小姐夫人讲究不是应该的?不讲究那还能是小姐夫人?
可麻烦就在于,出门在外不方便啊,出门时虽带了装满水的水缸,还特意用一个马车来拉,但小解方便洗盆,大解却十分废水,再加之老爷少爷吃得多,拉得多,洗盆频率太过频繁,丫鬟们热的口干舌燥满心焦,却不敢开口说一句,生怕招来责骂。
更不敢说水缸撒了不少水,厨子又浪费,再这般讲究,明日怕是熬下火茶的水都挪不出来了!
只盼早些到达目的地,否则接下来这一路怕是要难了。
小丫鬟的心事无人知,赵老汉就见林子里忙忙碌碌,还想多瞅两眼呢,就被抽刀声吓得一激灵,扭头就见守着马车的护卫一脸防备望着他,赵老汉当没瞧见,直接挥鞭一抽,驱使驴车加快离开。
“真能嚯嚯啊。”他摇头叹气。
瞅瞅那些走一半路就要钻进林子去寻水喝的难民,再看看老爷夫人洗手洗脸水都要换着盛,这差距,这浪费的,可见是好日子过习惯了,就算比普通人提前得信儿提前跑,思想也还没有转变过来,以为逃难就是往马车里一坐,富贵生活照常过,十天半月也就到目的地了。
当然,十天半月能不能到目的地,赵老汉不知道。
他只晓得,这行人多,丫鬟婆子小厮护卫厨子,还有拉人拉家当的马……是个活物就要喝水,头两日还罢,等水见了底,又找不到水源,老爷小姐还这般铺张浪费,若再抠吧抠吧不给下人水喝,人还比不上屎盆子,给人闹出火气来,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咯。
尤其还在大道上炒大菜,也就他们这会儿走在前头,同行的都是马车骡车牛车驴车这等“有车一族”,颇有家资的人家,不惦记你这点。
赵老汉以己度人,他带着一大家子逃命,一路累死累活,又渴又饿,突然闻到前方飘来一股饭菜香,一路舍不得喝的水被老爷夫人用来洗手洗屎盆……仅存的良知会驱使他赶紧带着一家老小赶紧离开,眼不见为净。
可这个世道多的是没有良知的人。
“真是……”他摇摇头,忍不住叹息,“没吃过大亏,不知晓好歹啊。”
赵小宝被香的晕头转向,可惜离得太远,又烟雾缭绕,实在看不清锅里炒的是啥,但就那个呛鼻的香味儿,感觉比大嫂炒的辣子猪肉片还好吃。
她扒拉着车厢连连回头看,表情十分恋恋不舍,馋的直吸溜口水:“爹,好香好香呀,小宝好想吃呀。”
“想吃啊?这有啥难的,回头和你娘她们碰上头了,你把你大嫂带去里面,
让她割刀肉下来给你炒辣子,
保管下饭!”赵老汉有求必应,
连连拍胸脯保证,给赵小宝哄得脸上酒窝没消过。
近来跟着大哥来回奔波,顿顿稀粥肉饼子,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都得腻歪。
没闻到不惦记,一闻到香味儿,馋虫立马被勾了出来,想吃大嫂炒的回锅肉,炸小排,炒哨子,酱拌面……
想吃的太多了,可惜爹一样都不会做,赵小宝悄咪咪瞅了眼爹,默默咽了咽口水。
昨晚爹给她洗头发,问她今晨想吃啥,她说想吃面条,结果早上吃的还是肉包子配稀粥。
爹把碗筷拿去灶房时,她特意跟了去,摸了灶台,看了灶眼,灶台是热乎的,灶眼里有柴火的痕迹,她是聪明小宝,知道爹给她煮面了,但没煮好,没敢端出来。
赵小宝捂嘴偷摸乐,也不再嚷嚷好香好香,捧着自家的干粮饼子吃的贼带劲儿。
晌午没歇,下午日头毒辣,赵老汉把驴拉去林子里,避着人喂了水和草料,歇了个把时辰。
之后继续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