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把一步三回头的李大河赶走,站在村口,还能听见小道上滚动的车轱辘声。
天虽然黑,但路是不滑的,大半年没下雨,泥巴疙瘩硬的像石块,脚底板踩在上面只会硌脚,不会滑摔。
离天亮还有些时辰,赵老汉抱着睡醒的闺女来到大榕树旁,尽管老二再三叮嘱,村里汉子下锄还是有些没轻没重,树茎被挖得翻了皮,最下头扎根到土里的部分更是被直接锄断。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太赶了,估摸只有全村人齐上阵才能挖个全须全尾。到底是棵树,咋挖出来都是一个烧,若非开口挖树的是赵老汉,那群汉子都要拿斧头直接砍,哪里还会费心费力挖根茎。
把闺女放地上,赵老汉伸手摸了摸粗糙的树皮,忍不住骂咧:“根茎都挖断了,树还能活?一个个咋挖的?老二也不看着点!”
“活,能活的。”赵小宝见爹生气了,伸出小手摸了摸还沾着泥土的根茎,轻轻一挥,原地就只剩下一个被挖的乱七八糟的大坑,“小宝把它放到神仙地养养,养养就能活了。”
“你二哥做事真不靠谱!”
“二哥怎么挖的?真不靠谱!”赵小宝连忙附和。
赵老汉舒坦了,伸手揉了揉闺女的脑袋瓜,还是小棉袄好啊,大热天穿着真暖和!
骂完儿子,抱起闺女往山下走。
赵小宝举着火把,生怕火星子撇到爹的头发,手臂挺得笔直,忍不住问道:“爹,我们把大榕树种在哪里呀?神仙地没有村口,没地儿种呢。”
“种在小溪边儿咋样?挨着小五他们挖的鱼塘,日后钓鱼网鱼还能有个遮阴的地儿。”赵老汉想了想,给大榕树找了个好去处,鱼塘离田也近,播种收割,在树下铺张草席,累了就能躺下休息纳凉,不知多舒坦。
“好呀。”赵小宝高兴点头,“爹给小宝搭一个秋千好不好?小宝要荡秋千!”
“哈哈哈好!给小宝搭个秋千,爹割稻,小宝荡秋千看爹干活儿!”想到这个画面,赵老汉就乐得嘎嘎的。
推开没关的院门,赵小宝从神仙地拿了把斧头出来,赵老汉就开始推院墙。
当初用来围院墙的木头,全都是特意挑选的好材料,丢是不可能丢的,他要全部带走,日后寻到合适的落脚处,这些木头还能用来建房子。
全都是打磨好的,方便得很,拿出来就能使。
除此之外,还有床板子,亲家们在不好搞小动作,赵老汉不想跟着大队伍走也有这个原因,他要拿的东西可多了,宅基地可以丢,但家当不能丢啊,一张板凳都要带走。
卸围墙就废了不少工夫,弄完天都亮了,让闺女把木头全挪到神仙地,他挨个去了几间屋子,三两下把床板子卸了,柜子不用卸,直接挪进去就成。
然后是桌椅板凳,灶房里的碗柜,砧板,还有没烧完的柴火,一股脑全挪神仙地去。
不需要爹指挥,赵小宝十分机灵地把屋檐和后院的柴火也全收了。
自家的薅完,又去村里挨家挨户挨着薅,别人家的床板子和衣柜自然没要,桌椅也没动,只薅柴火。
村里没懒人,日日拾柴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尽管天热,但没事儿还是喜欢往山里钻,运气
好能逮个野兔啥的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