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城门,里面又是另一番天地。
上回没有在县里待多久,倒是在府城待的日子要长些,这次是为了打听消息而来,赵大山没有第一时间去找客栈,而是带着弟妹满街乱转,听听本地人摆谈闲事,遇到热闹也凑一凑,听一耳朵。
“甜甜的蜂蜜凉水哟,八文一碗,不甜不要钱。”
“红地果,十二文一斤的红地果,又大又甜,最后半斤嘞,卖完好收摊了嘞。”
“打卤面,又香又劲道的打卤面。”
“冰糖葫芦,四文一串的冰糖葫芦……”
一路走来,兄妹三人眼睛一个瞪得比一个大,红地果不说随处可见,但只要进了山,耐心些找,总能薅个半篮子,这玩意儿当季找对了地儿,能摘几大背篓,在乡下算不得啥稀罕物,没想到在县里居然卖十二文一斤?十二文啊!卖两斤红地果都能买一斤猪肉了!
猪还要费劲儿扒拉日日割猪草煮猪食伺候,红地果那可是进山随便薅都能薅到一两斤。
赵大山不由看向小妹,小果园里红地果泛滥,家里根本吃不过来,果子烂在地里最后也只是肥了土,他都想留在县城卖红地果了,反正神仙地偏爱果子,今日摘明日长,全然就是个无本买卖。
很显然赵三地也是这么想的,他掏钱给小妹买了串糖葫芦,凑过来轻声道:“大哥,咱这么逛来逛去也听不到个啥,冷不丁凑上去人家还嫌咱鬼祟,止了话头。要不明儿咱寻个热闹的地儿,摆个摊卖红地果,既能打听消息,还能赚个花用,你觉得咋样?”
赵大山觉得可行,于是看向小妹。
“大哥三哥,我们还可以卖刺泡呢,刺泡也好吃。”赵小宝一双大眼睛滴溜溜转,都开始琢磨夏日囤柴火冬日高价卖了,银子的好处,她小小年纪已然懂得,远的不说,就涂蚊子包的青药膏就要二十几文一瓶,小花她们被蚊子咬了都是抹口水,问了一圈只有她涂青药膏,爹娘疼她,她也想多多赚银子给爹娘花呢。
还有县里的冰糖葫芦,居然要四文钱一串,涨价了呢。钱袋子若是空荡荡,她想给侄儿们一人买个零嘴都不成,她是小姑,身上一定要有银子才行呢。
“刺泡滋味酸甜,更得女子小娃喜爱,价格还能比红地果高些。”赵三地不愧是全家第二大聪明,一下子连价格都想好了,“红地果压秤,可以论斤卖,刺泡就论份卖,三十文一份,价格高些也无妨,县里的百姓有钱,肯定愿意买。”
赵大山觉得老三真敢想,三十文啊,说的跟三文一样轻松。
“要是卖不出去咋办?”
“卖不出去咱就自己吃呗!嘿,他们爱买不买,反正咱的目的也不是卖东西。”赵三地混不吝道。
赵大山一想也是,也就不纠结了,眼瞅着时辰不早了
(buduxs)?(),见小妹眼巴巴瞅着路边的面摊,秉承着来都来了,咋都要尝尝外面的吃食,便带着弟妹去吃了一碗打卤面。()
……
?今日不上朝提醒您《全家提前两年准备大逃荒》第一时间在[不读小。说]更新,记住[(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这回来县里,感觉物价啥的比上回还要贵些,吃完面连着找了好几家客栈价格都贵的离谱,连上次住的那家悦来客栈,还是那样的下等单间,上回是八十文一晚,这次一问,直接涨了几十文,要一百四十文一晚,一样的房间,再凑些都能住上两日了。
客栈也不兴讲价,掌柜的根本不与你多掰扯,大有你爱住住不住拉倒的架势,赵大山当然很硬气,那就不住了!
原本想着住客栈的都是些东奔西走四面八方的人,便于竖起耳朵偷听各地的消息,若是便宜些,那就住上一夜,多个消息渠道,也好早日打探清楚。
可不曾想客栈涨价,还是大涨特涨,一百四十文够他们卖好些刺泡了,兄妹三人自然不想花冤枉钱,干脆就决定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