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自打知晓河水开始下降,村里开始日日盯着河面。
一开始还削竹片做记号,没曾想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日头足的时辰,往山里钻往河里扎都不好使,整个人像是被困在蒸笼里,汗水成斤的往下淌。
河里的水位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降,早晨一睁眼去河边打水浇地,傍晚想下河去泡个澡去乏,就感觉水位又下去了一截,就算走到河中央,河水还是从一开始的淹没头顶,到脖子,最后是胸膛……
河里和水井渐渐枯竭,太阳晒得人浑身泛红掉皮,嘴皮子干巴张嘴就能裂出血。
地里缺水,龟裂的缝隙能把手掌插进去,就算不停歇担水浇地,也比不过头顶的太阳猛晒。
庄稼死了一片又一片,田里的谷子干了,菜地里的菜蔫吧耷拉在地面,跟如随处可见的枯败野草,入目所见,看不到一点绿色。
树叶枯黄,满地残叶,树根干枯,一掰则断。
冬日里舍不得烧来取暖的柴火,如今出门就能拾到一篓,从早到晚,热浪袭面。
进入三伏后,日头更是毒辣,汉子们只能清晨和傍晚赶趟去河里担水浇地,其他时辰出门,脚底板踩在地面感觉肉都要被烤熟了,烫得人直跳脚嚷疼。人站在太阳底下,脑子更是阵阵眩晕,出门一趟回来若是不喝祛暑的草药,定会中暑。
眼下衣裳被汗水打湿,就算穿在身上再不舒坦都要忍着,倒不是妇人躲懒,觉得洗衣裳麻烦,而是缺水。河里的水已经干到能看见河沙,就连井水都快见了底,两根麻绳的长度才能够着水面。
如今莫说洗衣裳,喝水都要省着些,以前大口大口牛饮,现在喉咙都要干冒烟也要小口小口抿着喝。
村里早在半月前就定了规矩,每家每户一日只能打两桶水,紧着吃喝,若是有人敢浪费,那就全家渴着。
两桶不少了,这还是他们村人少,才敢敞开使,别的村为着水的事儿已经闹了不知多少矛盾,水井不但日日有人守着,村长还放话每户一日只能打一桶,那些家里没有汉子的寡妇和孤寡破落户,连一桶都没有。
人命关天时,啥亲戚邻里都成了屁,这时候比的就是谁的胳膊硬。
晚霞村好就好在胳膊最硬的老赵家不欺负人,村里一起经历过逃兵役,比别的村多了两分团结。村老们也吃过亏,脑子变聪明了,知道大家伙一条心才能干成事儿,所以干旱归干旱,缺水归缺水,村里还真没发生过欺压人的事儿,大事上都做到了公平。
天气太热,外头实在待不住,赵小宝大半时间都缩在神仙地,还把驴带了进来。
如今的木屋又一次大变样,后院起了两间棚子,一间驴棚,一间牛棚,紧挨着鸡舍,日日光是拾掇它们的粪便就要费好大一番工夫。
可能是吃得好,拉得也多,茅坑里粪水充足,有一次王氏试着舀了半桶来浇菜地,颇见成效,原本蔫吧的青菜越长越大颗,瞧着比一开始水灵不少。
原先的十八只鸡仔已经长大,后来又抱了两窝,如今家里已经有几十只鸡,日日捡鸡蛋都是个大工程。还要紧着吃,不然鸡蛋都要放不下,这阵子桌上顿顿都有煮鸡蛋,五谷丰登喜五个小子偶尔还会给小伙伴加个餐,搞得大狗子一群小子
已经完完全全认了大哥拜了山头,兄弟的话有时候比爹娘还管用。
这半年,大狗子他们隔三差五就去沙地那片割野草,累了热了就去秘密基地水潭泡澡。水潭在山里,有树林子遮阴,比村外那条河还凉快,水也比河水干的要慢些,若不是那片最近发现了野猪的粪便,他们还能在山里待一段时日。
赵老汉最近就是在愁这个事儿,最近一段时间夜里都能听见狼嚎声,起初还以为是错觉,一问村里人,大家伙都说听见了,嗷嗷的,和他们家小黑子嗷呜的叫声完全不同,听着渗人的很,觉都睡不踏实。
更让人忧心的是,隔日就有汉子说自家靠近林子那块地被野猪拱了,庄稼被吃了个干净。
“昨日傍晚还好好的,今晨去看,地被糟蹋的一团乱。”汉子唉声叹气,日日累死累活担水浇地,没曾想最后居然便宜了牲畜,简直气都要气死了。
“山坳叔他们说这段时间不要让娃子们进山了,运气不好遇到野猪要出大事。”
狼嚎就够吓人了,眼下又有野猪下山,这事儿一出,更是闹得人心惶惶。
大型野兽等闲不会下山,眼下它们跑到山下来祸害庄稼,那只能说明一件事,山里的状况比山下还要严重。
山下好歹还有一条河,深山里有湖泊,有水潭,有小溪,但有没有更大型的水源地,这谁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