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一走,赵二田躲屋里被小妹带去了神仙地。
赵小宝也跟着去了,她甚至把小狗崽也抱了进来,没管吓得原地汪汪直叫唤的小黑子,她戴着草帽跟在二哥身后跑去了田里。
“二哥,大哥把稻子都割完嘞。”
赵小宝慢吞吞说了一个让赵二田崩溃的事实。
“二哥看见了。”
赵二田看着被割完的三亩地,心都凉透了,咋掰腕子就掰不过大哥,昨晚进来的是他多好,今日绝望的就是大哥了。
他走在田坎上,看见田里摞成小山的稻子,冰凉的心顿时又热乎起来,走到打拌桶跟前,见里面装着一半的谷子,赵二田只能按捺住焦急的心,折返去仓房拿了筲箕和箩筐扁担,把打拌桶里的谷子舀到箩筐里,装了满满一筐后,他开始打禾。
割稻腰酸,打禾胳膊酸,都是不一样的辛苦。
赵小宝拖着个小篮子在田里捡谷子,小黑子围着桃树和木屋跑了一圈,汪汪叫唤着跌跌撞撞跑到田里,叼起一根掉落的谷穗就丢进篮子里。
它摇着尾巴,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赵小宝,伸出舌头去舔她的手。
“二哥,小黑子好机灵呀,它会帮小宝捡谷子。”赵小宝手指被舔的痒痒,笑着缩回来,扭头冲着不远处砰砰砰打禾的赵二田喊道。
“你三哥说那一窝狗崽就属它最机灵,它的兄弟姊妹都没它灵性呢。”打了半桶,赵二田把谷子舀到箩筐里,正好凑齐一担,他拿过一旁的扁担,对蹲在田里捡稻穗的小妹道:“二哥把谷子担到崖边去晒,你就在这儿哪里都不要去。”
“好哦。”赵小宝头也不回应道,手里还指挥着小黑子去捡那边的稻穗。
赵二田一个人打禾,一个人担谷,虽然进度十分缓慢,但看着崖边越堆越多的谷子,他觉得这活儿他能天天干,干上十年也不累!
当然,三亩地的活儿干不了十年,干个十天差不多了,等山上的地窖挖好,父子四人轮流去神仙地里打禾,晒谷,把家中仓房里的风谷机搬去崖上,赵老汉摇一日,赵大山摇一日,赵二田摇一日,轮到赵三地时,风谷机收了起来,他则开始往木屋粮仓担谷子。
他们家的箩筐装满差不多刚好一百斤左右,赵三地记着数,担一趟就往木块上划一道刻痕。他担了一日,来回十几趟,走到最后因为身体太过疲惫,原本还能在心里记住的数都忘得差不多了,好在木块完整的记录了他到底往粮仓里倒了多少筐粮食。
最后一筐谷子,赵三地是踩着板凳高举双臂倒的,累得他两条胳膊直打颤。
倒完看着被谷子堆满的粮仓,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满足让赵三地激动地差点没哭出来。
可真要累死他了。
赵三地捡起丢在地上的木板子,划上最后一道刻痕。
然后他开始一条条的数,一条杠就是两筐谷子,一百斤左右;按照这么多年种田的经验,不管是他们家,还是村里人,甚至就是大兴朝,一亩地能收个三百来斤谷子都是顶厉害的庄稼老把式,侍弄差些的二百七、八十斤差不多,像是他们家去年一亩地收了三百三十斤,他爹都藏着掖着没敢让村里人知道,对外只说三百斤上下,多几斤少几斤也没人去细问。
“一,二,三,四,五……”赵三地越数越心惊,甚至不知何时坐直了身子,直到拇指摁在最后一条杠上,他嘴巴张了张,干涩的喉咙里蹦出一个数字,“……十四。”
一共十四条刻痕。
十四趟,一千四百斤,近十二石。
三亩地收十二石粮食?
赵三地一脚蹬掉草鞋,手指脚趾齐上阵,来回算了四五遍,最后算出的都是一亩地收了四百六十多斤的粮食。
一亩地收四百多斤谷子??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