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竟然想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办法!他们居然用轻薄如纸的纸片来代替沉甸甸的铜钱,并将其发行成所谓的“战争债券”。
这样一来,大秦便可通过这种方式从秦人手中换回大量的铜钱,然后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去铸造威力强大的铜炮。
可以想象,当大秦最终战胜那凶悍无比的羯胡之后,这些曾经被视为普通纸片的“战争债券”将会摇身一变,成为新的秦纸币,晋升为货币,因为工业化初显成效,生产的商品足够满足需求。
而且,如果大秦的百姓能够接受这种全新形式的纸片钱,那么从此以后,大秦是否就再也不必为缺钱而烦恼了呢?
是不是只要遇到资金短缺,没钱的情况,就可以随意地印制更多的纸币钱呢?
说起这件事,离石起初对于贾宜生的请教还心存疑虑,生怕他理解岔了,敞开印刷纸币,让纸币因为市场发行量过多,而导致通货膨胀,让纸币贬值。
毕竟,贾宜生所请教的并非那些风花雪月的诗词歌赋,亦非高深莫测的文学、古老悠久的历史,或者严谨刻板的律法等领域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问题。
然而,随着交流的深入,离石逐渐发现自己在这个话题上,竟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原来,在前世的时候,中国人最为离不开的东西恐怕就要数金钱了。几乎每个人从小开始接受教育时,都会接触到政治课程;长大成人后步入社会,更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经济学思想的影响和熏陶。
因此,对于金钱的认识,离石可谓是相当深刻,像是贷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于是,在面对贾宜生的请教时,离石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对于金钱本质的理解详细阐述了一番。而其中令离石印象最为深刻的关于钱的论述,正是来自于那位备受尊敬的温老师的观点:钱实际上不过是国家赋予权力的象征罢了。
纸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并且能够流通使用,完全是因为背后有着国家信用作为坚实的背书支持。
最后,离石信心满满地向贾宜生作出了解答和回应。
纸币与黄金紧密相连,可以根据一定比例锚定黄金,并通过放大倍数来进行印刷。然而,这种操作绝不能毫无节制地泛滥发行,否则将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当离石目睹着贾宜生逐渐适应,并胜任首相这一重要角色时,离石终于放心,将帝国银行以及印钞厂等关键机构,全盘托付给这位新任的大秦首相进行管理。
如此一来,实际上就相当于将大秦施政的核心权力,财政大权交到了首相手中。不仅如此,连同军权在内的一系列重要职权,今后也都会正式转交给贾宜生。
与此同时,离石还向其郑重许下承诺:待到大秦帝国局势稳定之后,就连军权也会一并交出。
此时此刻,秦军尚处于锤炼和成长阶段,仍需不断强化自身实力。因此,贾宜生在推行各项政策措施之时,尽可能减少向离石呈送密折,以免过多干扰到离石对于军事事务的专注处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了眼前——在大秦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道路上,究竟应当优先发展哪一个具体产业呢?
又应该对哪个产业予以重点倾斜和大力扶持呢?
面对众多可供选择的方向,贾宜生陷入了深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