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三年
唐军对唐军!
精锐对精锐!
打败大唐的只有大唐!
李嗣业!
听起来一点也不好,这些话令李世民大为破防。
朕甚想打李隆基这个败家子!
李世民见自己五十二岁死,觉得还算满意,要是再多活十年当然就更好了。
光幕说让李隆基这个不肖子孙和自己一样在五十二岁死,李世民感叹:“他活那么长有什么用呢,前二十多年的积攒的家底和名声全毁了。”
对光幕拿自己和李隆基做对比,李世民感到不高兴,这看起来好像朕要是多活久点也和李隆基那狗东西一样成前明后暗的君主了!
“议一议府兵制吧。”
大唐的圣人李世民收回了对安史之乱对香积寺之战的怒气,压着火与文武商议兵制的崩溃。
“自魏始,已历经多朝。观各种制度,实行一段时间后会达到巅峰随之又开始衰弱,府兵制应是在本代或后代达到巅峰,到玄宗时期因为各种原因崩溃。”
房玄龄观看光幕也有多年了,光幕很跳跃的讲过华夏这千年的历史。从中自是能看出一些历史规律。
马周道:“玄宗时期,大唐历百年。腐败,土地等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马周是今年科举中选出来的寒门子弟,李世民很欣赏他的才能。
李世民知道了马周的意思,随即又有些无奈。
若这规律是如此,那改变了又有何用?
李靖等武将见李嗣业这般的猛将,默默为他祈祷,希望他是有个好结局。
————
唐开元二十四年
郭子仪、李嗣业!
李隆基赶紧记下这两个救时大将。
“只要朕重用这些将领,就不会有叛乱!”
其实李隆基现在也不知道安史之乱的具体叛乱过程是怎么样的,这么久以来,光幕从不会详细的告诉一件事,只会稍微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