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庭联军大营,寒影峰专属营区深处,一间被临时改造、布下了重重隔绝与静音阵法的营帐内。
凌星正襟危坐于一方玉案之前,案上整齐铺陈着裁剪好的冰蚕雪纸,一旁摆放着那套熟悉的冰蚕雪纸、凝霜墨、静心竹符笔。
然而,她此刻的动作,却与她平日绘制复杂阵图或高深符箓时的凝神静气、精雕细琢截然不同。
她的右手执笔,动作快得几乎带出了残影。
符笔蘸饱凝霜墨,落在雪白的纸面上,笔走龙蛇,没有丝毫停顿与犹豫,一道道早已烂熟于胸的符文轨迹流畅无比地呈现出来。
笔尖甫一离开纸面,左手便已拂过,灵力微吐,瞬间将墨迹烘干,同时将绘制完成的符箓移至一旁垒起。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精准得如同尺规测量,高效得如同……凡俗间的印刷匠人。
事实上,凌星看着案旁那叠以肉眼可见速度增厚的、闪烁着稳定银辉的定向传送符,心中确实闪过了这个念头。
「若真有能如同印刷书籍般,批量‘印刷’符箓的机器就好了。」
她心中无声地叹了口气。
这个念头并非第一次出现。
在需要大量消耗某种特定符箓时,她总会不自觉地想起。
她甚至尝试过。
并非异想天开。
她曾花费不少心思,设计过一种精巧的机关傀儡臂,能够完美复刻她绘制某种基础“火球符”时符笔的每一个走势、每一次转折、乃至灵力的轻重缓急。
她甚至加入了精细的导灵装置,试图模拟注灵过程。
结果……不能说完全失败。
那傀儡臂确实能绘制出与她的手笔一般无二的符文图案,导灵装置也能稳定注入预设量的火属性灵力。
但成品符箓,激发之后,只能稳定地……发出柔和的红光,如同上好的照明符,却连一丝灼热感都欠奉,更遑论爆炸威能。
她当时对着那几张只会发光的“火球符”沉默了很久。
她看的小说不少,其中不乏有作者言,描绘某些天纵奇才的主角,能设计出完美复刻自身符箓的机器,实现符箓的量产。
凌星对此只能报以一声极轻的嗤笑。
她亲自验证过,机械可以完美复刻“形”,甚至可以模拟“力”(灵力输出),但符箓真正的核心,在于绘制过程中,符师以自身神识引导灵力,在笔尖与符纸接触的刹那,于微观层面构建起那独一无二、承载天地法则碎片的“符纹结构”。
这个构建过程,需要神识的参与,需要精神的投入,需要与天地灵气的瞬间共鸣。
它不仅仅是能量的堆砌,更是一种“创造”与“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