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之后,秦璐说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主任,这些问题咱们怎么解决啊?总不可能向政府申请资金,直接用钱去帮助他们吧?”
申请资金是绝对不现实的。
夏国者人口基数很大。
你就算是每户人只给1000块钱,那么10户人就是1万块钱,100户人就是10万块钱。
在强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再多的钱都不够用,永远是治标不治本。
钟嘉义忍不住从包里面掏出一支烟,还递给陆江河。
陆江河摆摆手表示自己不抽烟。
钟嘉义把烟点燃,心里无比的烦闷。
他在烦闷的时候就想抽烟。
陆江河说道:“具体问题咱们具体分析,因病致贫的一定要给生病的家庭申请低保,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有着落。”
“病情严重的,类似每个月生病看病透析吃药需要花费大量钱的,我去找县上的领导,争取特事特办,把他们纳入医疗保障最大程度的减轻他们的实际负担。”
“咱们走了这么多户,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就是同心镇农民致富的手段不多。”
“除了极个别外出打工外,大部分都是在村里种田,靠天吃饭靠天生活。”
“我不是说种田不对,但是现在国家的经济在发展,物价也在飞涨。种田的那点收入,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家里面的基本开支,还得想更多的办法。”
“还得结合咱们同心镇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对一个地方进行扶贫,最关键就是进行产业引导,而不是单打独斗。
你教东家养鸡,教西家种植经济作物,这些都没问题。
但是如果你在这个地区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那扶贫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即便是同心镇这里要拆迁,有一定的几率会打造冷链物流中心。
但对当地的农民而言,他们的生活和收入还是得依靠自己。
全部是“等靠要”那么脱贫的难度会非常大。
萧江回忆着,在自己重生以前,同心镇打造冷链物流中心失败了,大量的土地拆迁之后闲置在那里,几十年都没有恢复元气。
除了个别地方,因为靠近江州市用于开发房地产,看起来稍微富有一点,大部分当地的民众也是越来越穷。
那一些生活在比较偏僻的丘陵地带的没有被拆迁的农户,在表面上光鲜亮丽的同心新城掩盖之下,还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在陆江河重生以前,这些犄角旮旯位置,甚至没有通气,也没有通水更别说致富了。
怎么样才能够做产业引导?
怎样才能让当地形成能够给农民带来收益的特色产业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