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127节(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但是,姊妹三人都异常地沉寂,就像宫里的氛围一样,再无法回到从前。

阿四数次在东宫重光门外徘徊,想进去见一面太子,但又踌躇止步。她不知道该和太子说什么,遭遇太过惨痛,安慰只显得苍白。外界风声四起,即便阿四问心无愧,也不能保证人心无鬼。而且,太子并不愿意对幼妹多说。

暗流涌动之下,阿四沉默地度过了十五岁的春日。夏季的来临,意味着阿四的及笄近在眼前。

十五岁的生日,是特殊的。意味着阿四将要顺着阿姊们走过路途,封王开府,或者在万众瞩目下成为新的太子——很多人都这样猜测。

六尚局紧张的筹备,内官忙碌的身影和匆忙的脚步成为内宫的常见风景,这份情绪似乎也传递给了外朝官员,所有人都在紧盯那一日的到来。

阿四生来的敏感耳目,令她对过度的注视感到厌烦,一进入七月,她就借口避暑尽孝,躲进太上皇的宫里。但太上皇对阿四怀有异样的期望,希望她能成为新的太子。为此,阿四只能再次逃避,每日掐着点早出晚归,就在城内王府避难。

皇帝对于这出闹剧持不闻不问的态度,只在阿四来问安时候,出言安抚两句。

让人失望的是,皇帝以阿四平叛军功为名,册封秦王。姬若木依然是太子。

就在世人逐渐收回投掷在储君宝座上目光,事态平缓之时,姬若木上表陈情,再次请辞太子,轰动朝野。

母女细谈一夜,第二日,皇帝移太子为吴王,封地怀山州某处,兴建王府。

第章

诏书下达各方已是午后,阿四失神摔碎了手头茶碗,心头闪过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面见皇帝。她大步流星走出寝居,望着院中尚且陌生的景致,怔然许久。

她已经搬出紫微宫,住进秦王府一个月了。

院中洒扫侍从听见动静,叫来管事。垂珠上前问候:“大王,是要出门去吗?”

即便仍旧住在紫微宫内,又能如何?

紫微宫不是太极宫,里面没有丹阳阁,也没有姊妹的旧居。而她也不再是可以在母亲和阿姊们身边打闹的孩子了,年过及笄,连“阿四”这个乳名也要成为旧闻。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一天又要过去了。”姬无拂回首向垂珠微笑:“垂珠,我想进宫面见陛下。你说现在的时辰合适吗?”

出宫开府后,有司提供秦王府的属官名单,依照旧例,姬无拂将身边得用的内官侍从安排了正式的官衔。开府事忙,神雪姑不再时时跟随,姬无拂身边的大小事都由垂珠和绣虎打理,垂珠归置后院,绣虎则熟悉前院事务。

垂珠:“大王是圣上的女儿,女儿要见母亲,是不用挑良辰吉日的。”

“那就让人套车吧。”姬无拂转身回到室内,换了衣裳,坐障车进宫面圣。

四座亲王府邸分别坐落在距离皇城最近的积善坊、尚善坊,出了临街的王府门,边上就是皇城前的洛河,连过洛河分支的三座桥,皇城的正大门端门就在眼前。

皇城内是各司衙门,尚书省六部就在此处,再向里走,过应天门才算紫微宫,寻常称之为大内。

临近上钥时分,徽猷殿外不见官员,值守的禁军换班,领头的中郎将向秦王见礼。

姬无拂叫不出这位面生的中郎将的姓名,只大概知道此人是平叛立功升迁入禁军的,显然这人认得出她。

随军期间的所现所闻,多少增加了她对现在的军制、府兵的了解。

自从卫国公三十年前开始操练女兵起,历年征战中,女兵获赏、升迁的速度都远远快过男兵。叛乱之后,州府团练兵与姬无拂带去的两千禁军、卫国公与闵玄鸣带领的兵马各有封赏。陈文佳带来的负面影响被尽可能地降低到最小,对外公布的信息中,也掩盖了陈文佳曾为镇北军校尉的事实。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