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若是将工部的那些官员派去学习,应当能够学到更好的技术用于改善民生。”
想到这里,朱元璋目光落在朱标身上:“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父王,工部那边自然是要派人去的。”朱标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
“这几年来,武昌城的变化可以说得上是翻天覆地。”
“不但从城中的主干道,就连蔓延出武昌城通往各个重要省份的官道也都使用水泥路修筑。”
“除此之外,城中居民已经有不少有钱的富商可以使用电力进行照明。”
“不像我等在京都想要让灯光照明,还得依靠发电机来发电。”
稍作停顿,朱标又开口道。
“而且,六弟的本事还不止于此。”
“他兴修水利,在周边已经修建了一座大型电站。”
“而且这个电站还在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扩大规模。”
“同时,六弟还派人在我大明朝四处考察,听说后续他将会在川蜀之地修建一道名为三峡的大坝,用于缓和长江水流。”
“若是真能做成的话,那么我大明朝又将获得不知多少亩适合耕种的沃土。”
朱元璋听到这里,脸上虽然并未流露出太多情绪。
但是心中却已经有些震撼不已。
朱标一句句话语说的虽然十分轻巧。
但是,作为一个英明的帝王。
朱元璋当然知晓。
这些话语背后都代表着什么。
兴修大坝能够提供电力,方便于民。
若是电力足够,甚至能够普及到普通人家之中。
这中间不但代表了更加强大的生产力。
还能让百姓安定选择安居乐业。
对朱元璋而言,没有什么比稳定更重要的。
心中想到这里,朱元璋又听朱标接着说道。
“父王心系九州万方,但是此种苦差事总不能让六弟一个人干。”
“毕竟那三峡大坝若是真要动工,所需耗费人力物力,怕是要倾全国之力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思绪收敛,当即瞪了一眼朱标,开口说道。
“如今,老六怕是还没那个本事。”
“待到他真打算动工再说吧。”
说到这里,朱元璋一挥手道。
“去告诉工部左侍郎,连同下属官员,三日后前往武昌,不得有误。”
。。。。。
周王封地。
朱橚手上拿着一本医书。
在王府前厅来回踱步。
只是,看了几遍后。
朱橚突然停下脚步叹了口气。
随手将手上的医书扔到一边。
“这些凡俗之物,看来看去都是那么些道理。”
“远远不如我从行商那里听到有关六弟手下医学院的众人的本事啊。”
朱橚感慨,脸上表情怅然若失。
自从给自己大哥去了信以后,朱标那边回复的次数寥寥无几。
一来二去,朱橚自己也等的不由得有些心急。
正琢磨着要不要再给自己大哥去一封书信。
就在这时,王府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
“王爷,有回信了。”
“什么?”
朱橚双眼一亮,当即顾不得威严,一路快跑出了王府。
就见信使手中紧紧握着一封黄色外皮的书信快步朝自己跑来。
这颜色朱橚十分熟悉。
当即一把抢过信使手中书信打开一看。
片刻,朱橚仰天长笑。
“哈哈哈哈,来人,给我收拾行囊,本王要去探望六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