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儿啊,父皇求你疯狂纳妾吧!》

第178章(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第178章

随着大明日报的飞速火爆。

现在,不单单是武昌,就连应天府,甚至是南方、北方的各个城市。

人们都在谈论着关于大明日报的相关话题。

随之而来的,就是朱桢的名声,在全国各地进一步打响。

百姓们都非常好奇,这位楚王究竟是何方人物?

竟然能创办出报纸这等新奇有趣的东西。

全国各地的茶馆、酒楼、驿站中,报纸成为了一个必需品。

这一现象,实在是令人震惊!

于是,这就导致一个问题。

大明日报的发行量又有些不够了。

而且,因为是免费发放,所以极易引起人们的哄抢。

甚至出现一些人,恶意抢夺、囤积。

他们这些人,每个人手里都有十几份、几十份、甚至是上百份大明日报。

等到官方的大明日报发放完毕后。

这些人就出动了。

将大明日报进行有偿出售。

并且定的价格,还特别高。

一些不差钱的大户人家、达官贵人,因为没有抢到大明日报,便只能花大价钱,从黑市中购买。

当这一消息传至武昌,朱桢瞬间震怒!

“本王发行的报纸,竟然成为了这些人敛财的工具。”

报社内的一众编辑和记者,脸上亦是带着愤怒。

他们义愤填膺,纷纷强烈要求楚王,将这些投机倒把的人抓起来,关进大牢。

朱桢却是缓缓摇了摇头。

抓人,不太现实。

他只是楚王,不是皇帝。

对于那些在武昌以外恶意囤积、出售大明日报的人,他就没法管了。

比如说,应天府有这样投机倒把的人。

如果直接派人去抓,那朱元璋岂不是气得能跳起来。

他会指着朱桢鼻子大骂:

好你个逆子。

敢派士兵来京城抓人。

比你老子都威风。

更为严重的是,朱元璋甚至会认为这样的行径,与谋反无疑。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朱桢有权力,能够全国各地抓人。

可是,大明疆域如此广阔。

根本抓不过来。

再者,定刑也是个大麻烦。

如果这个人只售卖了两三张报纸,挣了几文钱,难道还要把他抓起来,关进大牢?

这未免显得有些过分,不太合理。

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根源上入手。

抓人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断然不能采用。

接着。

朱桢来到大明报社总部,将所有的员工都召集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出声道:

“诸位,从现在开始,本王要进行两项制度改革。”

“第一,大明日报不再免费发放,开始收费。”

“至于怎么收费、如何收费,这一点再慢慢讨论。”

“第二,大明日报的印刷数量,翻十倍。”

“后续再根据市场的反应,决定继续扩大产量,还是收缩产量。”

之所以这么决定,是朱桢针对恶意囤积、售卖报纸现象的对策。

以后,需要付钱,才能买到报纸。

对那些恶意囤积的人,也就有了一定的成本。

再者,扩大产量,让百姓们都能买到报纸。

自然而然,囤积报纸再高价出售,也就失去了作用。

听到两项新决定,下面的编辑和记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如今,大明日报风靡全国,也是时候应该收费了。”

“王爷当真英明,报纸收费外加扩大产量,一定能杜绝恶意囤积、售卖的现象。”

“如此一来,大明日报定能再创辉煌!”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