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高卢人的火控雷达技术吗?
不参照“未知因素”,纯客观上来说,是需要的。
但,也是不需要的。
甚至,是看不上的。
这里涉及到我们的火控雷达,为什么处于空白。
两个原因。
一方面受限于国内电子工业水平,主要是晶体管技术的限制。
另一方面巴统将舰载火控雷达列为“战略敏感技术”,实施最严格的禁运。在协议附件中,属于被重点标红的技术和设备。
现在的情况是,从七十年代最后两年开始,我们的半导体工业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电子工业水平也在带动下获得了大发展。
所以,物理技术层面,早就已不是障碍了。
至于火控雷达最核心的运算单元火控计算机,就更不是问题了。
至于涉及到的算法……高卢人这部分的主要工作,是由汤姆森-CSF公司完成的。
有那位单纯的理想主义者皮埃尔在,再加上高卢人让人无力吐槽的防泄密机制与管理,所有的一切都被毛子掌握的一清二楚。
那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开发出自己的火控雷达呢?
因为两年的时间貌似很长,实则太短了。
半导体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方向,又实在太多啦。根本来不及将技术实力全面转化为成果。
军费少的可怜,军费中科研经费的部分,只能先紧着最急需和最重要的来。
而海军,并不是我们时下发展的重点。
所以,舰载火控雷达至今别说立项,有限的预研都只是个别单位完成工作之余,在纸面上鼓捣出的设想……
曲卓猜到打发走了两个,肯定不算完。但依旧躺床上睡觉。
不出所料,晚上十一点多,房间门再次被很轻的敲响。
没搭理。
直到敲门声逐渐加重,才不耐烦的吼了一嗓子:“谁特么大半夜的敲门,有病呀!?”
敲门声停了,曲卓五分真五分假,怒气冲冲的起身,大步走到门口拽开房门。
门外除了去而复返的两位,还有一位瞅着四十多少岁,个头不高,虽然皮肤黝黑,但多少透着点科技工作者气息的……领导模样的人。
很正常。
海军口哪怕是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也经常海风吹太阳晒,鲜有纯室内工作者特有的白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