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子与朝廷有仇,因为他义父作为海盗头头,曾经被朝廷招安,最后朝廷不守信用,杀了他义父。
每次他闻到海水的咸味,都会记起这血海深仇。
他手下的小喽啰成分很复杂,有本国人,有倭国人,甚至有葡萄牙人……
他们之中,有的人用武士刀,有的人用火绳枪,有的人用长剑……
第二天,他们登岸,准备长驱直入,去洗劫官府,反而被官兵击退。
被赶回海上之后,他们唾沫横飞,骂骂咧咧。
有个小喽啰吐出一口血水,嗓门特别大,说:“彻底灭了官府,到时候没有官兵,没狗官收税,干啥都没人管,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呸!”
许多人附和他的话,用发红的眼睛盯着岸上,不甘心今日烧杀抢掠失败。
然而,还不等他们彻底骂过瘾,突然岸上的官兵架设大炮,“轰隆”巨响,以海盗船为目标,进行炮轰。
海盗们吓得连忙驾船逃跑。
按照惯例,官兵每打一次海盗、倭寇,只要打胜了,官员就要迫不及待把功劳写到奏折上,上书朝廷,自卖自夸,把六分功劳夸大成十二分。
但这次,唐风年把下属写的功劳书压下,并告诫他们,小胜而已,不可骄傲,反而要严加戒备,提防敌人再次来袭。
为了表示重视,他亲自去巡视海防,与普通官兵交谈,听他们的心里话。
当晚,不隶属于汪公子的另一群倭寇对福建沿海发动夜袭。
有趣的是——与倭寇里应外合的本地汉奸事先被邻居告发,官府抓住汉奸,问出倭寇计划,包括时间、地点、目的等,然后提前准备迎敌。
倭寇登岸时,官兵及时发现,用火铳、虎蹲炮进行远距离打击。
倭寇死伤惨重,逃回海上。
鲜血在海浪的翻滚中,迅速消失。
第二天上午,唐风年亲自去犒赏官兵,并且把两次胜利都写成告示,在民间宣传官兵的厉害、神勇。
虽然两次都是小胜,但这足以让官民都重拾信心。有信心,有希望,有笑容,怨气便无处遁形。
同时,他也明白,要彻底消灭倭寇和海盗,任重而道远。距离终极目标,还有很远很远。
当总督之后的唐风年,明显比以前更忙,更累,而且还要去巡视南直隶和浙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