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久久书库>贵极人臣>第315章 九重诏下选贤能

第315章 九重诏下选贤能(第1页)

第315章九重诏下选贤能

这卷要是没批好,只怕出了这个门,就没有身子了。

一切好似都已经步上正轨。遴选的笔试成绩很快在六部的批阅下出来。殿试之后,紧急缺人的朝廷,又有了一大批可以任用的“人才”。穆孔晖等人有些不满,因为虽然经过了笔试的考察,但在殿试后的官位安排上,高官权贵还是有不小的操作空间。而吏部却没有坚持据理力争,将这最后一点篓子堵上。

经过调养后的月池,依然是形容清隽,她只淡淡说了一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要是逼得太狠,连一点儿油水都不剩下,她与梁储、王鳌两位先生,说不定都见不到下个月的太阳。对她这样的举动,一些人表示理解,一些人却嘲讽她胆怯。

月池对此并不在意,在各地要员的空缺填补完整后,她依旧将目光投向裁革冗员和治农官的试点上。要明确哪些官职多余,哪些官职必不可缺,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各级的职责。她在吏部张了数面大屏风,写满了两京十三省的官职、职责和在任官员的姓名与考评。她与吏部、翰林院、乃至各部要员,一一对各级官职的职责进行了划分,特别注重理顺中央派驻机构与地方机构之间的事权范围。

月池提出:“权责要一致,不给权,单单让人负责,岂非是欺负人。同时,财权、人权与事权也要尽量一致,不然怎能做成事。”

不过,她的这一观点,却遭到了其他官员的反对。原因很简单,明代是中央集权的顶峰,讲求强干弱枝。历代的天子和中央的大员,难道不知道条条分割,地方势弱,带来的结果是行政效率的低下吗?难道不明白,中央擅自往地方插十几只手,只会让事情越管越乱吗?他们都知道,但为了保障权力集中于中央,他们就是要榨干地方的权力和收益。换而言之,如今尖锐的央地冲突和职责重叠,正是帝国的精英,有意为之的结果。

月池只得以天下安危相说服,她的意思亦很明了。《宗藩条例》的出台,削减了各地宗室的宗禄,但却并未打开宗室养活自己的口子。为什么打不开这个口子,道理也是一样的,以皇帝为核心的大宗,就是要把这些地方的小宗当猪养,就是要让他们在封地度日,不能对中央造成一丝一毫的威胁。宁王叛乱还是一年前的事,朱厚照怎么可能让宗室有机会行商入仕,发展势力。他这样的决断,就意味着,《宗藩条例》弄下来的好处是暂时的,且十分有限的。

月池轻敲着桌子:“国家缺钱,诸公却寸步不肯让。如再起刘六刘七之祸,又当如何?”

有人道:“某听闻,朝廷有意与鞑靼通商,收取关税,又说打算在广州等地开放通商口,这难道不是一笔大利吗?”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王琼。王琼清了清嗓子道:“我等的确是打算效仿宋制,先在广州、泉州两地试行。关税税率为十分之一,船停靠海岸后,经过官府登记后,将十分之一的货物缴纳给政府,余下再行贸易。其中玳瑁、象牙、犀角、乳香等物,不可私售,只能官卖。地方以合理的价格买下,再高出几分卖出,如此便可有两份收益。不过,大家莫忘了,倭寇仍在,此策能否能成,还未可知。”

工部右侍郎张遇道:“与蛮夷通商能有多少好处,万一引狼入室,反而害我百姓。这样的口子,万万开不得!”

“是啊,是啊,而且只是为了通商之利,反而惹来了军费消耗,岂不是得不偿失。”

兵部郎中杨廷议质问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1】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都想不通吗?”

“胡说八道!”

有人继续指责,“你这是将贼寇和良民混为一谈了?!”

月池以为,他们反对的最厉害的应该是治农官,可没想到到最后竟然还是为开关闹起来了。为什么会有人不想开关,宋时专卖制度的庞大收益,他们应该都心知肚明才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月池陷入沉思之中,兵部尚书刘大夏见状开口:“两宋之富裕,历代罕见,如今财政吃紧,开关也不失为一个良策。但亦不能忽视,宋虽富裕,仍有亡国之祸,此祸何来?农为社稷之本,小农破家,国将不国!”

到底是三朝元老,一针见血,一锤定音。在座大员一时皆寂寂无声。户部侍郎储巏也道:“北方遭此横祸,没有数年休养生息,无法回转。可以朝廷目前的状况,至多只能免一年的税收。明年当如何度日,需得寻稳妥之策。”

众人面面相觑,明代的俸禄已经够低了,好不容易长了一点,大家还没来及高兴几天,这是眼看着又要拖欠工资了。月池此刻方道:“诸位的顾虑,我何尝不知,农税是重中之重,好歹需在治农官上下些功夫。如真能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岂非是大家的福气。”

这才,终于达成了一致。大家于治农官一脉,明确了以条为主,地方协同的准则,详细确立户部与吏部之间对治农官的管辖职权,治农官与县州府之间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并且,还拟定出了一套治农官选拔、考核、升迁的一整套程式。

月池道:“江南毕竟是粮税重地,不可贸然行之,依我看,何不择一地暂行,如确有实效,再行推广。如有纰漏,也可查漏补缺。”

众人纷纷称是,最后拟定在霸州文安县。无他,此地正是刘六刘七的起义之地,离北京又近。朝廷于此地行新政,正可彰显爱民之心。至于派遣而去的治农官人选,月池打算挑一个熟人去,知根知底,她才能放心。

大家散伙之后,月池才长长叹了一口气。谢丕问道:“这已是开了一个好头了,怎么还叹起气来。”

月池的眉心微动,轻描淡写道:“我是在想,他们不同意开关,葫芦里究竟卖得是什么药。”

书友推荐:重生七零,搬空敌人仓库去下乡我来继承你的遗产医尊神婿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官嫂我给天后写歌,你们说我薅羊毛?新婚甜蜜蜜,重生八零辣媳巧当家重生影后:夫人又美又飒闪婚后,我一胎三宝乐疯豪门婆家春水摇墨少,你前妻她三年抱俩病态宠爱超宠!闪婚老公竟是我的财阀大佬上司跟前任分手后,深情男二上位了!二嫁纨绔:嫡长女她杀疯了抛弃妈宝男后,我闪婚了财阀大佬婚姻危机四伏嫁纨绔陌上花开满时
书友收藏:玄幻:九世成红尘仙,震惊女帝铁锤求子直上青云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继承无限游戏安全屋绝色神医:惊世五小姐绝美总裁的盖世医尊乳娘的诱惑仕途红人之驭娇有术千里宦途恐怖复苏叶辰萧初然裴宴戚絮寒门差役林钰林倩龙婿陆凡顾总,夫人离婚后成了全球首富误入官路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人间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