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早在讲韩信时我们便讨论过,春秋虽落,战国成一,但士人遗风依然吹拂,也就是说,精神上的一些东西并没有死去。

我们说“士”,说士为知己者死,只要君主赏识,他们愿意为这样的信任献出一切,愿意千里赴死。但在士人之上,又是什么样的社会与什么样的风气,才能诞生这样甘愿为义而死的士人?

在还没有发生洛水之盟的时代,人们以天为誓地为约,说山无棱,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正好在最青春刚毅的早期,尾生抱柱而死,季布一诺千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虽然不是什么人都遵守那一套,总有人暗戳戳搞阴谋,但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这段历史中,重死轻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当时的贵族在精神方面重节义,动不动就拔剑自刎了,也是因为当时主张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所以我们之前会说有搞生殉的国君呀——王上觉得虽然死了,但相当于没死,到地底下还是和活着没差,把生前的臣子美人一起送下来陪我。

事死如事生,舍生而取义,本质上还是有生死观的原因在。有些人自杀,可能是为了节义,也有可能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概念下,他们确实认为人死后魂归地下,真的会遇见故人。】

桑弘羊点头:“我朝也是厚葬成风。”

人们在墓室中画许多妍丽壁画,女娲王母,青鸟白鹿,墓主生平,万事万物,不就是图一个身后事么?

相信死后自有世界,所以会将生前物件都收拢好一同下葬;相信魂归地底后可能成仙,故而有西王母画像指引;认可死后有灵,便要画生前事迹来让墓主观赏怀念。

大夫棺椁三重,金玉在九窍,则肉身不朽,死后有灵。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与生死观背景下,把历史往前推一丢丢,有这么一段故事:

卫宣公立公子伋为太子,公子伋成年,定下婚约要娶宣姜,卫宣公见其美,说给我吧你,生公子寿公子朔,让太子娶别的老婆去了。

宣姜当然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和公子朔一起每天说太子坏话,再加上卫宣公抢了儿子的未婚妻,打心底就心虚,时间长了就寻思这个太子还是死了比较好哈。

卫宣公派太子出使他国,给他白旄,让安排好的强盗见到手持白旄的人就杀了,公子寿得知此事,通知太子逃走,太子表示,“逆父命求生,不可。”

公子寿寻思不行啊这,就和太子喝酒,把太子灌醉了,偷走他的白色旄节,到了约定地点,自己被强盗杀死。

太子醒了特别悲愤,跑去表示他没有任何错你们应该杀的人是我,也被强盗们杀了,卫宣公如愿立公子朔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卫惠公。

知罃还晋,认为不管是国君还是他的父亲赐死于他,都是“死且不朽”。

周公还政,鉏麑自尽,有时候不是纯粹为了皇帝咋样,他们这种“忠”,本质是死且不朽的“信”与“义”。一如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始皇帝当然不是神经病一样的卫宣公,但胡亥在这段故事里也和公子朔差不多了,从扶苏的视角看也是父亲赐死儿子,多少年过去,自认为被赐死的儿子还是要说出那样一句话。

从“逆父命求生,不可”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时代变了,国境变了,很多东西都改易了,但“孝”的核心与“义”的自矜没有变。

这是意识形态上的,再回到政治斗争的现实中,扶苏有必须痛痛快快死的理由吗?也是有的,即当时境况与秦律之重。

首先看当时的政治形式,矫诏这个东西不是大家以为的李斯赵高自己写自己发,而是要经过正式程序的。也就是说,扶苏收到的,是一份并不是出自皇帝意愿,但政治流程上没有问题的真实诏书。

当诏书的内容值得怀疑,但诏书本身没有错误时,反抗诏书的后果是什么?封建社会,哪怕千中取一的可能性,也不会有多少人赌,尤其是在始皇帝的时代。

抗旨是这样了,还有另一点:不孝在秦是重罪,不孝律重刑罚,轻教化。

秦简有问答,“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如果老人告子不孝,连复核的过程都不走,直接抓了。

政治斗争是很残酷滴,要的就是大家脸皮厚一点,李斯赵高胡亥的矫诏从“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的角度出发,扶苏之死自然无从避免。

于是君王在地下悬望的长子,早早便来相伴了。】

书友推荐:太子退婚?她要做皇后!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烈火浇愁孙准浩赵雅欣御天武帝跟前任分手后,深情男二上位了!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穿到爹妈造反时妖孽下山:我被美女包围了午夜杂货铺陌上花开满时春水摇离婚后,霍少跪求复合徒儿下山结婚去吧病态宠爱豪门小可怜,她靠算命成大佬孙准浩赵雅欣全免阅读叶天明林清允全文免费阅读穿成恶毒村姑,我让首辅宠不停医尊神婿
书友收藏:天眼鸿途恐怖复苏玄天龙尊龙婿叶凡林清屏顾钧成盲人按摩师:重获光明的幸福寒门差役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直上青云顾北弦苏婳(顾北弦苏婳)免费阅读无弹窗陈龙林茜误入官路裴宴戚絮活色生香妙手龙医康师傅刘佳怡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绝品风流狂医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千里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