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第一天,顾从卿和刘春晓没出门,就在屋里慢慢收拾着。
顾从卿把那封海村先生题的婚书摆进木盒,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刘春晓则拿出那个红皮记事簿,在第一页写下“六月二十,晴,新婚第一天”,字迹里都带着点雀跃。
傍晚时分,院里飘起饭菜香。
顾母炖了只老母鸡,周姥姥炒了盘春晓爱吃的青菜,满满一桌子菜摆开,比婚礼那天更显家常。
土豆手里攥着束野花,是些紫的黄的小雏菊,用草绳胡乱捆着,却透着股鲜活的热闹。
他走到刘春晓面前,把花往她手里一递,有点不好意思地挠头:“嫂子,谢你给我的红包。
这花是我在胡同口采的,好看不?”
刘春晓接过来,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她凑到鼻尖闻了闻,笑着说:“好看,真香。”
土豆眼睛一亮,咧开嘴笑了,往她身边凑了凑,干脆挨着她坐下:“那我明天再去采点,给你插在窗台上。”
饭桌上,土豆一会儿给刘春晓夹块鸡肉,一会儿又问她医院的事,叽叽喳喳没个停。
刘春晓耐心地应着,心里暖烘烘的——以前在一个院住着,土豆虽也喊她“春晓姐”,却总隔着层邻家的客气,不像现在,眼里的亲近藏都藏不住。
晚饭后,顾从卿帮着洗碗,刘春晓坐在一旁,手里还捏着那束野花。
土豆搬了个小马扎坐在她旁边,给她讲学校的趣事,说自己数学题又做对了多少道。
刘春晓听着,忽然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家。
没有轰轰烈烈,却有这样细碎的温暖——身边是相爱的人,旁边是亲近的小不点们亲人,连空气里都飘着踏实的烟火气。
她低头看着手里的野花,花瓣在晚风里轻轻晃,像极了此刻心里的感觉,妥帖,安稳,带着生生不息的欢喜。
顾从卿洗完碗出来,见她望着花笑,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
刘春晓抬头看他,眼里的光比星光还亮:“从卿,我觉得真好。”
顾从卿握住她的手,指尖相触的温度熨帖人心:“嗯,以后都会这么好。”
月光落在三人身上,把这寻常的夜晚,酿成了值得慢慢回味的甜。
刘春晓一共有三天婚假,扣除结婚那天,再加上新婚第一天,她还剩一天。
所以新婚第二天的时候,顾从卿和刘春晓一起去了颐和园玩。
新婚第二天的阳光格外柔和,顾从卿推着自行车站在院门口,车后座绑了个软垫。
刘春晓换了件浅蓝色的连衣裙,走到他身边时,被他轻轻扶上后座:“坐稳了。”
自行车碾过胡同的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颠簸声。
刘春晓伸手抓住顾从卿的衣角,暖风拂过脸颊,带着槐花香,把她的笑声吹得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