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久久书库>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140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

第 140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第3页)

公元前536年,子产当上郑国的执政大臣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遭到了晋国大夫叔向的激烈抨击;

公元前513年,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范宣子执政时修订的刑书铸于鼎上。这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遭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激烈反对;

公元前501年,郑国大夫邓析私造刑书,写于竹简,称之为“竹刑”。在竹刑中,他明确反对礼治,提倡“事断于法”,主张实行法治。

邓析认识到民智未开的恶劣影响,主动把刑法刻在竹简上,做成“竹刑”,比刻在铜鼎上的法律更便于携带和传播。

邓析把“竹刑”在民间传播散发,并且鼓励庶民参政议政,甚至还专门替人写诉状,帮庶民分析诉讼技巧,还帮人打官司,类似最古老的“讼师”。因为求助的人太多,忙不过来,邓析就开办私学,来讲解“竹刑”。

“竹刑”大盛,庶民知道了哪些事违法哪些事不违法,不再只是贵族的一言堂,开始不服官府的以权势压人。

后来郑国大夫驷歂掌权后,对邓析更为不满。

公元前501年,驷歂以“竹刑”中的法律,抓住漏洞杀死邓析,还挂尸示众,以儆效尤。

此后,各家学说都把邓析当成反面教材,无论是《荀子》还是《吕览》,都是站在统治者阶级的位置,出谋划策如何管理庶民。

“郑国说好听点是民风淳朴,说难听点就是极其保守。”此时,大秦百家汇聚的地方,名家的后人听到天幕说起名家先祖邓析非常高兴,开始当着百家弟子的面分享先祖的故事,哪怕被郑国后人用死亡视线注视也无所谓。

“邓析见到民间浇水只能用瓦罐去背水,就设计了桔槔,结果反而被无知农人嘲笑!”

墨家弟子闻言觉得有些耳熟,好奇问道:“什么是桔槔?”

名家弟子道:“在河边或者水渠边树立木桩,把一根较长的横杆架在木桩上,一头系上水桶,一头绑上石块,这样可以从地处提上水来,可以省很多力。”

“哦,这不是‘称杆’吗,有的地方叫‘吊杆’,原来你们叫‘桔槔’。”墨家弟子顿时了然。

这个东西并不是郑国邓析原创的,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非常原始,而且因为结构简单、材料易得,在其他地方也有使用的。

墨家弟子瞥了一眼还在出言抗议的郑国人,在心里默默附和:这都能说奇技淫巧,的确无知保守。

“原本一天只能浇一亩地,用了桔槔这个可以浇一百亩,但是没用,还是不用。”名家弟子又开始嘲讽郑国人,“不用就罢了,还冷嘲热讽,说是奇巧淫技,带坏人心。”

墨家弟子默默嘀咕:桔槔也没这么夸张,还是需要人力的,一天一百亩,大力士也受不了。

但是看着郑国人和名家弟子开始习以为常的吵架,很快其他百家弟子也加入,墨家弟子默默后退。

不行,天幕讲得知识太重要了,不能吵架,免得错过,让其他人去吵吧,他们墨家趁机多学点,日后也来个“墨家科举”,嘿嘿!

【且不论儒法之争,新旧贵族阶级之争,单纯以文化的角度看,在那个只是被垄断的年代,“竹刑”对平民的普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开启民智,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甘誓》、奴隶五刑,周有九刑、《吕刑》。只是以前只局限于贵族和官员,只有邓析把刑罚刻在竹简上传到民间,天幕竟然还会因此赞赏他?”

李斯开始反思,难道大秦的法律没有彻底得到贯彻,也是朝廷的推广不足?

“普法,开启民智,原来‘法’也可以如此重要。”扶苏喃喃自语,再一次对“法”有了新的认识。

他下意识抬头看向父亲,还没开口,嬴政已经看出他所想,淡淡说道:

“现在大秦有纸,也可以普法。”

扶苏第一次主动伸出对法家的橄榄枝:“此事,儿臣愿往。”

李斯惊讶地看了一眼扶苏,他不是亲近儒家的吗?

连儒家大臣也震惊了,扶苏这是怎么回事,要背儒投法吗?

想到这里,淳于越狠狠瞪了一眼李斯:肯定是这个先学荀子后学法家的家伙影响的!

书友推荐:陌上花开满时寒门极品纨绔战神叶辰归来春日宴离婚我反手自曝神医身份最新章节炮灰家人读我心后,在八零成首富乖巧替身藏起孕肚光速跑路另谋高嫁,躺在指挥使怀里嘤嘤嘤异兽狂潮:开局整治核废水成何体统腰软王妃重生后被禁欲王爷掐腰宠双璧叶云辰萧妍然我见南山妖孽下山:我被美女包围了叶云辰萧妍然全文免费阅读惹怒神医等着倾家荡产吧墨少,你前妻她三年抱俩我给天后写歌,你们说我薅羊毛?一刀劈开修罗场(快穿)
书友收藏: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医妃有毒,禁欲太子别害怕老秦吴晴晴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活色生香妹妹死后,我与全世界为敌!官道之庶子的逆袭田野风情千里宦途顾总,夫人离婚后成了全球首富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她的腰(死对头高h)林明江萌权路滔天许默离家后父母追子火葬场许默玄幻:九世成红尘仙,震惊女帝协议离婚后,夫人转头改嫁了万千风情精品篇潜伏狗头吧两年半,我苟出一片天桃树林里桃花开